含磷共聚物阻垢剂的合成与性能评价.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石油天然气学报(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2008年2月第30卷第1期
ofOilandGas Feb.2008V01.30No.1
Journal Technology(J.JPI)
马来酸酐一丙烯酸含磷共聚物阻垢剂的合成
与性能评价
罗 跃,刘清云。郑力军 (长江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湖北荆州434023)
王晓敏 (胜利油田东辛采油厂,山东东营257005)
[摘要]以水为溶剂.过硫酸盐为引发剂,以马来酸酐(MA)、丙烯酸(AA)、次磷酸盐为单体合成了含
磷共聚物阻垢剂MA-AA-P。研究了合成条件对该共聚物阻碳酸钙垢、硫酸钙垢性能的影响.确定了最佳
t
的合成条件:单体摩尔比AAMA=3—1.引发剂为10%(占单体总质量).次磷酸盐加量20%.反应
温度90C.反应时阊4h.考察了不同条件下的阻垢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阻垢剂加量10~20mg/L.pH
值6~8.5,温度范围60~80℃,阻垢效果最佳。
[关键词]油田污水,钙垢I共聚物阻垢剂I性能评价
[中图分类号]TE358.5 [文献标识码]A
油田生产的经验表明,结垢问题是与原油的生产过程相伴而生的。结垢可能存在于油层、近井带、
射孔孔眼、井筒、集输管线、储罐、处理容器等处,致使油层伤害、阻流、设备磨损、垢蚀等问题出
现。生产受到严重影响。特别是注水开发油田,由于水的热力学不稳定性和化学不相容性-结垢问题更
为突出。由于结垢等影响,造成油井产液量下降、注水井压力上升,采油措施费用、管线及设备维护更
新费用大幅度上升,严重者造成油井停产或报废,从而影响油田的开发效果与经济效益。
晶体垢如碳酸钙垢、硫酸钙垢等是油田常见垢。热力学理论认为,垢是物质从溶液中沉淀或结晶出
来所致,过饱和是结垢的“推动力”,在不同的条件下,某物质在溶液中若是过饱和就有产生结垢的可
受到破坏,就会发生结垢或垢溶解n]。为此,进行了一种新的阻垢剂的合成及性能评价研究。
1试验部分
在带有冷凝管、温度计、搅拌器、滴液漏斗和气体导人管的四口烧瓶中,按配比加入一定量的马来
酸酐(MA)和蒸馏水,将过硫酸盐配成10%的溶液置于50ml恒压滴液漏斗中,将定量的次磷酸盐和
丙烯酸(AA)配成一定浓度的溶液置于另一恒压滴液漏斗中,安装好反应装置。在回流冷凝的条件下
加热搅拌,待MA完全溶解后,升温至80℃(ff持温度误差在±1℃范围内)时开始滴加引发剂、AA
和次磷酸盐的混合液,控制滴加速度,使滴加时问约为1h。滴加完毕后,升温到85℃,保温反应3h,
5673—93[2]进行阻垢性能测定。
冷却得到浅黄色透明粘稠液体即为产品。按SY/T
1.1 合成条件对共聚物阻垢性能的影响
1.1.1单体配比
图1为单体配比(摩尔比)对阻垢率的影响。从图1可以看出,单体摩尔比不同,对共聚物阻垢性
MA单体配比过多时,就会导致聚合困难,MA单体转化率不高;若MA单体太少,AA会发生自聚,
只有当单体配比在一定的范围内时,才会使聚合反应完全,共聚物阻垢效果良好。
[收稿日期】2007—09一06
[作者简介]罗跃0958一),男.1982年大学毕业.教授。现主要从事油田化学方面的科研及教学工作。
万方数据
第30卷第1期 罗跃等:马来酸酐一丙烯酸含磷共聚物阻垢剂的合成与性能评价
1.1.2引发剂用量
图2为引发剂用量对阻垢率的影响。由图2可以看出,随着引发剂用量的增加,阻垢率增大,但是
当用量超过一定值时,阻垢率有所下降。引发剂用量太少时阻垢效果差,如引发剂用量为2%时,对
内,有良好的阻垢效果。从综合效果看,引发剂最佳用量为10%,此时阻垢效果最好,对CaCO。垢和
CaSo。垢的阻垢率达86.0%和93.9%。
莲
莲
静
哥
螈
蟓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