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课程设楼盖设计计算书9.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丽水学院
课 程 设 计
设计题目:钢筋混凝土现浇楼盖设计
课程名称: 钢筋混凝土结构
院 系: 机电建工学院
班 级: 土木082班
组 别: 第8组
成员及学号: 1.郑小林-34 2.林王健-13
3.金世学-35 4.黄琪波-43
设计时间:2011年05月23日至06月10日共计2周
二0一一年六月八日
目录
一、设计任务书………………………………………………………………..…….………..2
二、按弹性理论计算 3
1.荷载计算 3
2.内力计算 3
3.配筋计算 6
三、按塑性理论计算 10
1.中央区格板 A 11
2.边区格板B 12
3.边区格板C 14
4.角区格板D 15
四、双向板支承梁设计 17
1.弯矩计算 18
2.配筋计算: 18
五、课程设计总结 22
【参考文献】: 22
六、成绩评定表 23
《双向板肋梁楼盖设计》计算书
二、按弹性理论计算
1.荷载计算
(1)活载
取活载分项系数为1.4,则
q=5.51.4=7.7
(2)恒载
20mm厚水泥砂浆面层 0.02020=0.4KN/m2
100mm厚钢筋混凝土板 0.10025=2.5KN/m2
15mm厚石灰砂浆抹底 0.01517=0.255KN/m2
g=1.2=3.786KN/m2
因此 g+q=7.7+3.786=11.486KN/m2
g+q/2=3.786+7.7/2=7.636KN/m2
q/2=7.7/2=3.85KN/m2
2.内力计算
(1)计算跨度
①内跨=,此处为轴线间的距离;
②边跨=,此处为板净跨,b为梁宽。
(2)弯矩计算
跨中最大正弯矩发生在活载为“棋盘式布置”时,即跨中弯矩为当内支座固支时g+q/2作用下的跨中弯矩与当内支座铰支时±q/2作用下的跨中弯矩值两者之和。支座最大负弯矩可以近似按活载满布时求得,即为内支座固支时g+q作用下的支座弯矩。
在上述各种情况中,周边梁对板的作用视为铰支座,如下图所示。计算弯矩时考虑泊松比的影响,在计算中近似取0.2。
A 区格板:
mx=(g+)+
=0.02947.6362+0.0615
=7.016
my=(g+)+
=0.02007.6362+0.0447
=4.94
=-0.0655(g+)=-0.065511.486=-11.44
=-0.0557(g+)=-0.055711.486=-9.73
B 区格板:
mx=(g+)+
=0.03317.6362+0.0615
=7.45
my=(g+)+
=0.01897.6362+0.0447
=4.81
=-0.0715(g+)=-0.071511.486=-12.49
=-0.0569(g+)=-0.056911.486=-9.94
C 区格板:
mx=(g+)+
=0.02777.6362+0.0477
=5.83
my=(g+)+
=0.03257.6362+0.0615
=7.37
=-0.0701(g+)=-0.070111.486=-12.25
=-0.0757(g+)=-0.075711.486=-13.22
D 区格板:
mx=(g+)+
=0.03897.6362+0.0615
=8.12
my=(g+)+
=0.02277.6362+0.0447
=5.83
=-0.0870(g+)=-0.087011.486=-15.20
=-0.0744(g+)=-0.07411.486=-13.00
3.配筋计算
截面高度:lox(短跨)反向跨中截面的h01=100-20=80mm,loy(长跨)方向跨中截面的h02=100-30=70mm。支座截面处h0均为80mm。
计算配筋时,近似取内力臂系数=0.95,As= 。
计算前要考虑下列因素:
(1)折减系数:
中间跨的跨中截面及中间支座处--------20%
2)边跨的跨中截面及从楼板边缘算起的第二支座上:
故按20%折减
角格区不折减。
(2)配筋率:
由=1.43 N/mm2 , N/mm2 得
Asmin=mm2
(3)支座处取值
相邻板块按负弯矩最大值配筋。
折减系数(括号内)以及支座负弯矩取值如图
截面配筋计算结果及实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