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山东省潍坊市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__Word版缺答案 .doc.doc

发布:2018-04-14约4.62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保密·启用前 试卷类型:B 高一历史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1至4页,第Ⅱ卷5至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 共4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通典·官职》记载,“(刺史)常以八月巡视所部,录囚徒,考殿最。岁初,尽诣京师,奏事。”这表明,刺史的职责是 A考察荐举优秀人才 B维护地方治安 C代表央监察地方 D监督皇帝言行 2“乐由天作,礼以地制。过制则乱,过作则暴。明于天地,然后能兴礼乐也。”这反映了礼乐制度 A明确权利义务 B具有神权色彩 C维护社会秩序 D体现教化功能 3宋太祖在殿试时举人们说:“向者登科名级,多为势家所取,塞孤贫之路。今肤躬临亲试以否进退 尽革弊。 A解决了豪门把持政权问题 B杜绝了科举的舞弊行为 C有利于寒门学子参与政权 D确立了重文轻武的国策 4政治制度文明之魂为“有衡”。“有衡”首先表现为不同权力之间的相互制衡。下列史实体现上述思想的是 A汉代分封同姓王 B唐朝三省并立 C元代推行行省制 D清朝设军机处 5雅典的民主制度与现代西方采用的代议制民主制度有很大不同,它是“人民不间断地直接参与行使权力”。这表明雅典民主制度的特点是 A人民民主 B轮番而治 C直接民主 D少数人民主 6对于统治者和法律权威的关系,罗马皇帝说:“虽然朕不受法律束缚,可是朕是遵照法律而生活的。”上述言论表明 A皇权至上 B法律至上 C“朕即法律” D人人平等 71866年,晚清大臣斌椿出洋游历归后写道:“公议厅各乡公举六百人,公议地方工事,意见不合者,听其辩论,然后施行,君若相不能强也。”他描述的应是 A英国议会 B英国内阁 C德国帝国国会 D德国联邦议会 820116年1月美国总统民主党人奥巴马再次动用总统行政令,颁布了一系列控枪新措施。奥巴马的这一举措受到了共和党人的大肆批评,称其颠覆了立法部门的权威。这反映了 A总统权力至高无上 B奥巴马违背了宪法的规定 C国会处于权力心 D美国分权制衡体制的特点 91862年,俾斯麦发表“铁血演说”,宣称:“德意志的未不在于普鲁士的自由主义,而在于强权”。《德意志帝国宪法》体现上述思想的是 A首相主持帝国政府 B帝国国会普选产生 C帝国国会立法须获得联邦议会的多数同意 D皇帝有权召集和解散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 10“辛亥革命时期,孙山自觉接受了太平天国反清的正面影响和因争权夺利而导致分裂火并的反面教训。”这表明 A太平天国运动推动了辛亥革命的爆发 B辛亥革命和太平天国运动都明确反清 C 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的性质相同 D 辛亥革命吸取太平天国教训获得成功 11陈旭麓 A戊戌变法 B义和团运动 C国民大革命 D抗日战争 12史学家康德刚先生认为:“在国近代史上最可恨的惨剧,莫过于一百年我们的首都竟三次为敌国占领。”其第一次被占领是 A鸦片战争时期 B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 C甲午战争时期 D 八国联军侵华时期 13“巴黎的和会,各国都重在本国的权利,什么公理,什么永久和平,什么威尔逊总统十四条宣言,都成了一文不值的空话。”材料评论的现象 A导致五四运动爆发 B加速“一战”结束 C行程战后冷战格局 D 促成国共两党合作 14“巴黎公社革命检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积累了极其宝贵的历史经验,马克思、恩格斯正是在总结巴黎公社历史经验的过程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这表明巴黎公社革命 A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B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 C是社会主义革命伟大尝试 D 实践并丰富了马克思主义 151922年,共“二大”在对国国情进行正确分析的基础上,制定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后,孙山接受了这一政治主张,提出了新民主主义,成为国共合作的基础,这表明国共合作是基于 A性质趋向一致 B革命任务相同 C政治目标一致 D 指导思想相同 16“一国之内,在四周白色政权的包围,有一小块或若干小块红色政权的区域长期地存在,这是世界各国从没有的事。”上述现象出现于 A国民大革命时期 B 工农武装割据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 解放战争时期 171946年,国民主建国会主张:“建设一种新资本主义的经济和新民主主义的政治,而其斗争方法和态度又是和平的、渐进的,在本质上面是改良的”,这一主张得到了多数民主党派的赞成。这说明当时多数民主党派 A主张建立社会主义共和国 B 支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