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一篇 有机分析教案.doc

发布:2017-11-22约2.11万字共2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一篇 有机分析分离与提纯 半微量分离提纯技术色谱法第一节 半微量分离提纯技术 在有机分析中,有时要对有机物进行分离提再作分析。如:有机物结构测定时,首先必须进行分离提纯。 有机分析中的常量、半微量、微量和超微量,大致标准如表1-1所示。 表1-1常量、半微量、微量和超微量大致标准 名 称 固体样品约略重量 液体样品约略体积 常 量: 克 半微量:厘克 微 量:毫克 超微量:微克 0.1克以上 0.1-0.01克 10-0.1毫克 100-0.1微克 10毫升以上 10-0.5毫升 500-20微升 20-0.2微升 半微量分析法易于掌握设备也易获得节药品试剂。 一、重结晶溶剂量2/3;②用试管夹夹住试管在煤气灯上加热有时为了避免溶剂挥发逸失,需要采用回流装置。 在溶解过程中应不停振荡或搅拌,以防暴沸为了避免晶体析出太快致使下一步过滤发生困难,可以适当多加一些溶剂,使大约在溶剂沸点低10℃时形成饱和溶液。 (2)过滤 趁热过滤可用多折滤纸 ①先将漏斗(口径20-30毫米,颈长10毫米)烘热,铺上滤纸用预热过的溶剂淋洗滤纸,倒入热溶液。滤毕,用少量预热溶剂淋洗滤纸用25×150毫米带有侧管的吸滤管,漏斗用口径20-30毫米、柄长35毫米的普通玻璃漏斗,漏斗中安放一块细孔磁漏板或玻璃钉作承滤板,用如图1-4所示的过滤器直接将滤液收集于滤瓶中。这种吸滤器高100毫米,内径45毫米。用各种不同高度的软木塞作底座,可以随意安放5、10或25毫升锥瓶接受滤液。 将盛滤液的锥瓶瓶塞塞上,在室温或冰箱中冷却。结晶析出后,用吸滤装置过滤收集。待母液吸干后,停止抽气用滴管滴几滴溶剂于结晶上,用不锈钢刮匙(3×150毫米不锈钢丝制成)将结晶轻微(勿抓破滤纸!),使全部晶体均受润湿,再吸滤二三遍最后用平头玻棒将晶体挤压干在如图1-所示的简易干燥器中进行。这种干燥器是用20毫米口径的硬质试管或玻管改装制成。重结晶溶剂应具备条件:①在较高温度时(溶剂沸点附近)在中溶解度比在室温或较低温度下的溶解度大许多(至少大三倍);②杂质与在溶剂中的溶解度相差很大。如较高温度时,杂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很小,趁热过滤可将它除去;或者在较低温度时,杂质在该溶剂中溶解度很大,溶液冷却后它不致随样品一同结晶析出③溶剂与不发生化学反应;④在中能形成良好的晶体析出;⑤沸点在30150℃之间。沸点过低溶剂易挥发逸失,造成过滤等操作麻烦;沸点太高不易将结晶表面附着的溶剂除去;⑥价廉,无剧毒。溶剂的选择凭经验。大致,物质易溶在结构相似的溶剂中。当找不到单纯溶剂时,混合使用一种“良溶剂”(样品在其中溶解度较大的溶剂)和一种“劣溶剂”(样品在其中溶解度较小的溶剂),这两种溶剂互溶。将样品溶解在少量良溶剂中,加热,逐滴加入已预热的劣溶剂,直到溶液刚好出现混浊,再滴加一滴良溶剂使混浊消失,冷却,。 二、 蒸馏 可蒸馏5-25毫升的液体 三、升华 处理20-50℃以下减压至数微米汞柱不升华,则不能升华法纯化。图1-是常用的少量物质升华仪器由一截25×100毫米玻璃管制成,底部呈圆球形,球直径是30毫米;冷凝管长约120毫米,中部外径8毫米,底部呈蘑菇形,其头最宽部分外径 24毫米,末端距管底8-10毫米。升华出来的晶体承落在蘑菇边沿浅沟中。将底部铺有约10毫克样品的升华管插入加热溶液中5-6毫米深,减压至5-20毫米汞柱。在40-50℃加热半小时,如果无升华现象发生,再升高温度10-15℃加热0.5-1小时。如此逐步进行加热,一直到有升华物凝聚在冷凝管末端为止。当约有一毫克升华物形成后,缓缓放入空气,将冷凝管小心取出,刮下其上的晶体,进行显微镜鉴定或熔点测定。用溶剂淋洗冷凝管收集在表面皿上,待溶剂挥发后回收晶体。将洗净并擦干的冷凝管中,升温进行第二级的升华,可6-8个级分根据熔点测定,可以了解分级情况。10毫克样品升华管插入加热溶液中减压至5-20毫米汞柱四、萃取用水不混溶的有机溶剂自水溶液中萃取有机物最简易的仪器是10-30毫升的分液漏斗。图1-半微量分液管装置用2-5毫升溶剂在试管中萃取少量物质第二节 色谱法 按分离过程作用的性质,分①吸附色谱,②分配色谱,③离子交换色谱。一、柱上吸附色谱法 原理:利用混合物各组分对吸附剂的吸附能力不同,将各组分分离。方法将混合物溶于适当溶剂中,使溶液经由填装有吸附剂的吸附柱中流过,前者称为流动相,后者称为固定相各组分被吸附的强弱程度不同,形成一系列色层带。吸附强的组分留在吸附柱上端,吸附弱的留在下端显层剂或展开剂流动溶液比移值Rf 显层剂移动速率与溶质移动速率的比值在给定的实验条件下,Rf对于某一溶质是一个特征值,可鉴定物质。 吸附溶质随分子中双键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