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公司夹具生产线作业流程分析与改善开题报告.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编号: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题 目: K公司夹具生产线
作业流程分析与改善
学 院: 商学院
专 业: 工业工程
学生姓名: 韦展雄
学 号: 1100520323
指导教师单位: 工业工程系
姓 名: 王国安
职 称: 高级工程师
题目类型: 理论研究 实验研究 工程设计 应用研究 软件开发
2015年 5 月 5日
一、课题研究背景 制造业是所有与制造有关的企业生产机构的总称。或者说,它是对原材料加工或再加工以及对零部件装配工业的总称。尽管我国已成为制造大国,但还不是制造强国,我国制造业与发达国家有阶段性的差距,据相关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制造业总体规模不到世界的5%,仅相当于美国的1/5,日本1/4。二战后,市场需求模式发生重大变化,制造模式、制造技术必然随之发生变化。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顾客个性化追求,大批大量生产方式开始逐步向多品种、中小批量生产方式发生转变。精益生产、JIT、合并工程、敏捷制造、大量定制、成组技术等思想倍受企业家们的关注。这些思想的宗旨都是如何有效地充分利用企业现有资源,即在不投入或少投入的基础上,使企业产出达到最大,并赢得更多的顾客满意。生产线平衡方法能很好地响应上述思想,并同时能解决现时制造业存在的制造系统、制造模式、制造技术问题。生产线平衡问题是伴随着流水生产线的产生而产生的,至今已有百年历史。但这一问题的正式提出是在1954年美国人B.Bryton在他的硕士论文《连续生产线平衡》中第一次提出生产线平衡的问题并着手解决这一问题,在此之后,许多科研人员都研究了这个方面的问题,并发表了各种各样的求解方法。目前国内外对这一问题的研究着重于理论上,其基本思路是将一个实际的流水生产线按一定的方式进行简化,然后建立适当的数学模型或图表,之后采取适当的算法进行求解,这些方法可分为两大类,数学分析方法和启发式方法。然而在管理现场的人并不是理论的研究者,而是要求操作性强且易掌握的方法。这种方法就是工业工程管理方法。在国外,工业工程管理方法被广泛用于生产管理当中,国内比较少,现在国企还没有IE师这个职位,但国内的外资企业,库存量很高,常常部件不配套、品质不过关而停线,严重影响了公司的达成率。同时为了完成订单员工不得不经常加班,员工意见大。因此本文就该生产线的不均衡问题,进行了有关生产线平衡的研究及改善。通过对生产线进行生产线平衡,大大改善了其生产现状,其主要意义如下:实现生产线平衡有利于提高企业产能,使企业利润增大。
1.人机作业分析
2.作业分析分析
3.动作分析
4.生产能力平衡
5.5s管理
本论文(设计)的特色或创新之处
1. 通过对柳州欧维姆夹具产线具体现状的分析,突显出在现阶段及未来生产线平衡及改善在竞争中将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
2. 通过对操作人员不合理动作的分析,提出改善建议,避免更多在制品损坏以及工作人员受伤的情况,同时还能提升产品产量。
毕业论文可能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1.由于实习时间较短,许多数据收集不够,论文论证力度不够。
2.毕竟是第一次写毕业论文,缺少经验,写出来的论文可能会出现中心思想表达不够清晰,文本、图表使用不够规范等现象。
解决方法:写作过程中多多请教指导老师的意见,还有多参考一些学长学姐的优秀毕业作品的写作思路及标准,取其精华而用之。 研究的总体安排和进度计划
起止时间
研究工作的具体计划内容
2015年3月1 日-2015年4 月1 日
明确设计题目,企业实习
2015年4月1 日-2015年4 月15日
IE岗位实习,收集相关数据,图片
2015年4月15日-2015年4月30日
查阅资料,确定设计的目录大纲
2015年5月 1 日-2015年5 月 4日
完成开题报告
2015年5月 4 日-2015年 5月25日
完成外文翻译,实习案例,读书笔记及设计初稿
2015年5月 25日-201年5 月31日
依据导师意见进行不断修正
2015年5月 31日-2015年6月7 日
准备答辩
八、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教师(签字):
2013年4月 28 日 九、开题小组意见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