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国人口增长与经济可持续发展.pdf

发布:2017-05-04约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研究与思考 · 中国人口增长与经济可持续发展 □ 桂世勋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早在 1972 年世界环境大会上就提出来了。1987 年世界环境与发展 委员会在 《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 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 又不对 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1992 年 6 月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 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和充分肯定。会议通过的 《2 1 世纪议程》把可 持续发展又具体分解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环境可持续发展, 该文件成为指 导各国制定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纲领性文件。1994 年 9 月 “世界人口与发展”大会通过 的 《行动纲领》中, 进一步提出了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的可持续发展。 1992 年, 当时中国政府总理李鹏参加了 “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并代表中国政府在 《2 1 世纪议程》文件上签署。不久, 中国政府决定组织中央的几十个有关部门, 共同编制 《中 国2 1 世纪议程》, 并于 1994 年 1 月报中国国务院批准。在 《中国2 1 世纪议程》中专门有三 章分别论述农业、工业与交通、通信业、能源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要求中国的经济在 2 1 世纪 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现在中国政府已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一个重 大战略, 中国共产党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在中共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明确 指出: “我国是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 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中国人口增长之所以对经济可持续发展有重大影响, 主要是因为人口有两个重要特点: 一 是人既是消费者, 又在一定条件下是工作者和投资者。人口的数量多少、增长快慢, 会对经 济可持续发展产生各种错综复杂的影响; 二是人口增长具有很大的惯性作用。在婴幼儿及青 少年死亡率很低的条件下, 现在每年的出生人口数量多少, 将会影响二十多年后进入婚育期 的人口数量, 从而影响那时的出生人口数量。由于中国人口基数非常大, 因此这种人口惯性 作用也就相当大。中国曾出现过两次出生高峰期: 第一次是 1950 至 1954 年及 1957 年, 共为 6 年, 每年出生人数稍多于 2000 万; 第二次是 1962 至 1975 年, 时间长达 14 年, 其中有 10 年每年出生人数都超过 2500 万。由于中国60、70 年代后婴幼儿及青少年死亡率很低, 因此, ( ) 我预计从 1985 至 1998 年间中国将有一个进入 23 岁 生育高峰年龄 的女性人口数高峰期, 从而影响该时期的全国出生人数和出生率。现在事实证明, 中国的第三次人口出生高峰在有 ( ) ( 效地开展计划生育工作的情况下, 从 1986 年 出生率为 208‰ 开始, 到 1997 年 出生率 ) 为 166‰ 已平稳度过。在这期间中国每年的出生人数都在 2000 万以上, 其中有 4 年每年出 生人数都超过 2400 万。 展望 2 1 世纪上半叶中国人口的发展趋势, 尽管 目前中国育龄妇女的总和生育率已降到 2 0 个, 处于生育更替水平以下, 但由于人口惯性作用, 未来 40 年内中国的总人口数量还将 继续增加。联合国人口司在 19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