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课程标准资料.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适应专业 物流管理专业 系 部 经营管理学院
《电子商务》课程标准
课程负责人 年 月 日 教研室主任 年 月 日 教学主任 年 月 日 系主任 年 月 日
二O一四年三月
编写说明
1. 课程标准依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编写,经审定执行后作为编写课程授课计划、教师备课与授课的依据。
2. 相同专业的同一课程执行同一课程标准。
3. 课程标准由课程教学经验丰富、工作认真负责的课程负责人执笔主持,教授课程的有关教师参与共同制定,逐级审核同意签字后执行。
4. 课程标准的制定要根据专业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从职业工作(或项目)出发,结合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突出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
5. 为保证课程教学的严肃查性、稳定性,课程标准一经批准后必须严格执行。
6. 课程标准是实施专业培养计划,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基本教学指导文件,是配置教学资源、组织教学、进行教学评价和教学管理的主要依据。
7. 随着人才培养需求的变化及专业教学改革的深化,当需要对课程标准进行修订时,由课程负责人向教研室主任提出修改建议,经系部、学院批准后组织修订,修订要求和程序与制订的要求相同。一、前言
(一)课程性质与作用
《电子商务》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的核心必修课程之一,其先修课程包括:《物流基础》、《仓储》、《运输管理》、《》,并为后续课程《供应链管理》、《》的深入学习打下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掌握电子商务专业的基础理论和知识具有利用电子商务平台从事现代商务活动的能力。具有利用电子商务平台从事现代商务活动的能力。G;; 模块5 网络客户关系管理 1)能够熟练使用电子邮件
2)能够使用ftp上传下载文件
3)会用telnet方式登4)陆远程主机
5)能够熟练使用bbs
6)能够熟练使用搜索引擎
7)能够熟练使用下载工具下载文件
8)能够熟练使用即时通讯工具 1)电子邮件知识
2)文件传输知识
3)远程登陆知识
4)Bbs的使用
5)搜索引擎知识
6)下载工具知识
7)通讯工具功能 上机操作
1)电子邮件的申请和使用
2)ftp站点的访问
专用ftp工具的使用
3)telnet方式登陆远程站点操作
4)bbs会员注册和使用
5)搜索工具的使用
6)使用下载工具下载文件
7)即时通讯操作 1)拥有自己的邮箱并能收发各中格式文件
2)使用ftp工具把文件上传和下载到指定地点
3)登陆到远程主机
4)看到发布结果
5)找到搜索结果
6)下载需要的文件
7)自由通讯 四、教学实施
(一)课程基础
学习本课程之前学生应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以及物流、市场营销的基础知识。因此,本课程一般应在《物流管理》、《计算机基础》、《市场营销》等课程之后开设。
(二)教学方法
本课程主要是让学生形成一种电子商务意识,并且能够实际动手操作。结合课程中不同教学内容特点,进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创新性改革,实现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有机整合、无缝集成,达到最佳教学效果。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充分利用电教与多媒体教学
用“动”的实物、操作、动画等,形象地表示出难以理解和想象的现实问题,对某些生产过程采用电影放映,声、图并貌,所用时间不多,但教学效果很好。
2.案例教学、情景教学与常规教学相结合
针对特色教学内容,在常规教学中穿插案例教学和情景教学方法。案例教学以学生为主体,老师点评的组织方式开展,充分运用启发、讨论、互动式、比较式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
情景教学要求学生扮演电子商务环境中不同的身份、角色,承担不同功能,通过再现现实交易中的真实场景,深化学生对课程知识的认知与理解。
3.灵活多样的实践教学
通过灵活多样的实践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包括:
a、借助电子商务模拟实验系统,学生分别扮演B2B、B2C电子商务交易中的不同角色;
b、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网络商务创新应用大赛和其他各种类型电子商务相关竞赛活动;
c、组织学生进行电子市场、电子拍卖等电子商务活动的功能新设计与实现。
(三)教学建议
由于本课程对同学们的实际动手能力要求比较高,又是跟网络有关,所以建议本课程在机房中进行教学,一边讲解,一边操作,效果会更好。
五、教学评价
采用日常表现加期末考核的方式进行综合评价,日常表现主要体现在考勤、上机操作和实验报告的书写上。
书面作业(实验报告)效果考核:个人网上开店的详细过程
实验报告 得分等级 内容详实,准确,步骤完整,独立完成,结构清晰,字迹工整 A 优秀 内容较详实,正确,步骤较完整,独立完成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