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电工电子教案复习电工技术.doc

发布:2017-04-17约2.55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课程指导方案(首页) 课次课 时班级2013机电3+2周次日期上课 地点教学 实施资讯 示范小组 讨论计划或 项目实施实验实习实训√学习情境名称复习教材前七章能力 目标总结本教材前半部分学习结果,为完成本学期教学任务打下良好基础。知识 目标灵活运用基尔霍夫定律; 掌握单相、三相交流电的计算方法; 了解常用低压电器。教学 资源教材、课外资料教学 方法讨论法考核 与 评价教师评价作 业教研室主任意见: 签字: 日期:课程 学习 指导 意见 教师授课教案 教学过程设计: 1、学习任务:复习教材前七章 2、提出要求: (1)灵活运用基尔霍夫定律解题; (2)掌握单相、三相交流电的计算方法; (3)了解常用低压电器的性能; (4)电路设计中合理选用低压电器。 知识准备: 【组织教学】(3分钟) 点名、划考勤 【新课导入】(2分钟) 上学期我们学习了本教材的前七章内容,均为电工技术基础,按照教学任务,本学期将学习本教材的下半部分内容。为了方便同学们接受新知识,本次课程先复习上学期所学的知识。 【复习讲授】 第一部分 直流电路(20分钟) 1、电路的组成:电源、负载、导线、开关 2、状态:通路、开路(断路)、短路 3、电路图中常用的图形及文字符号 固定电阻、可变电阻、电位器、白炽灯、开关、直流电源 4、电阻的连接方式:串联、并联、混连 串联: R???R1?R2?···?Rn I=I1=I2=?···?=In U=U1+U2+···+Un 并联: 1/R=1/R1+1/R2+…+1/Rn I=I1+I2+?···?+In  教师授课教案 U=U1=U2=?···?=Un 5、欧姆定律 当电阻R一定时,电流I与电压U成正比; 当电压U一定时,电流I与电阻R成反比。 定律表述: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I=U/R 6、基尔霍夫定律 节点电流定律KCL:在???一瞬间,对电路中的任一节点,流进某一节点的电流之和恒等于流出该节点的电流之和。?公式:?I进??I出。称为基尔霍夫第一定律,又称为节点电流定律。 回路电压定律KVL:在任一瞬间,对任一闭合回路,沿回路绕行方向上各段电压代数和恒等于零。公式:?U=0。称为基尔霍夫第二定律,又称为回路电压定律。 练习题: 第二部分 交流电路 (20分钟) 单相正弦交流电路 1、解析式: u??Um?sin(??t?+?0)=?Umsin? 式中??????t???0,?为该正弦交流电压的相位(ω为角频率,?0为初相角);Um为最大值。 U= Um/2 有效值 i?Im?sin(??t?+?0)=?Imsin? I= Im/2 有效值 2、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最大值、角频率、初相角。 3、表4.2单一参数电路性质和相互关系P70 4、表4.3RL串联、RLC串联电路性质和相互关系P71 注意:谐振中的参数P66 练习作图题: 5、功率:有功功率P、无功功率Q、视在功率S S2=P2+Q2 三相正弦交流电路 三个幅值相等、频率相同、相位互差120°的单相交流电源按规定方式组合而成的三相交流电源与现象负载共同组成的电路称为三相交流电路,简称三相电路。 教师授课教案 1、电源 三相星形连接:U、V、W (L1、L2、L3) 三相三线制:U、V、W 三相四线制:U、V、W、N(中性线、零线) 三相五线制:U、V、W、N、PE(保护接地线) 注意:U线=U相(UL=UP)相位超前30°IL=IP 也可以三角形连接 2、负载 星形连接:有三相三线制和三相四线制,对称负载可以不接N线,不对称时中性线电流不为零。 三角形连接:IL=IP ,相位超前30°,UL=UP 3、功率 P=√3ULILCosΦ(功率因数) Q=√3ULILsinΦ?(对称负载,φ:相电压与相电流之间的相位差) S=√3ULIL 注意:P角=3P星,必须要正确连接电路 4、安全用电 同一台变压器供电网中,不许有的保护接地,有的保护接零。而大多采用保护接零。P89 第三部分 常用低压电器 (45分钟) 一、开关 1、闸刀开关 作用:隔离电源,不频繁通断电路。 封闭式负荷开关(铁壳开关) 作用:手动通断电路及短路保护。 2、组合开关(转换开关) 作用:电源的引入开关;通断小电流电路;控制5KW以下电动机。 3、低压断路器(空气开关) 功能:不频繁通断电路,并能在电路过载、短路及失压时自动分断电路。教师授课教案 二、接触器 1、交流接触器 作用:主要是用小电流 控制大电流。利用主接点来开闭电路,用辅助接点来执行控制指令。 工作原理:线圈加额定电压,衔铁吸合,常闭触头断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