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国画的形式美》.doc

发布:2017-02-01约2.15千字共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内江师范学院 张大千美术学院教案设计 题 目:《中国画的形式美》 课 题: 《中国画的形式美》 课 时: 1课时 课 型: 单一课 授课对象: 八年级 教材分析: 中国画依托于中国古典哲学和文化的深厚背景,构成了高雅的艺术品位和丰富的艺术品类,如同一切文化遗产一样,中国画也正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发展。通过本课的教学,可以使学生了解中国画的形式美,涵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加深对中国画作品的形式语言的认识和理解,从而丰富和提高审美视知觉的能力。赏析中国画的笔墨美感中国画形式美各因素的价值判断获第六届全国美展银质奖贾又福:1942年12月12日生于河北萧宁县。1965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师承李可染先生。 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央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清冷世界》获“北京国际水墨画展”大奖;1990年北京国际艺苑基金会授予“首届美术奖”;《无声的呼唤》获“首届中央美术学院学院奖”。。 以上两幅作品,两位画家分别用不同的形象、酣畅笔墨、丰富色彩和灵活的章法等手段,表现出中国画所特有的形式美感 (一 )形象之美 “形”的目的是为了“神”,“神”的基础是“形”。 无论工笔画或写意画,必须以一定的形象为基础。中国画历来讲究“以形写神”,表现任何形象,形似仅仅是手段, 神似才是目的。古代为人画像,称作“传神” (二)笔墨之美 笔墨是中国画的基本语言,你是如何理解的? 1.充分运用毛笔的性能、驾驭墨与色在宣纸上的渗化效果,表现不同物体的形状、质感、量感,塑造出生动完美的艺术形象,这种综合性技巧在中国画中统称笔墨。中国画以线造型,墨分五色, 以行笔的快慢、顿挫、提按与墨色的干、湿、浓、淡、枯、焦等,干湿、巧拙、涩畅互相交替使用,虚实相生 潘天寿的《露气》充分发挥了中国画以线为主的表现方法,造型概括,风骨遒劲,用笔果断老练,画面苍茫厚重。吴昌硕在作品中用雄厚有力的书法用笔,营造出的形式美感, 沉厚、古拙; 把以书入画的文人画传统推到极致。 2.中国书画笔墨之美,包含力度美,节奏美和韵律美,动态美和气势美,意趣美和性格美等诸种因素 (1)力度美:力透纸背”,“力可找鼎”,“高山坠石”,“金铁烟云”,“棉里包针”,“ (2)节奏美和韵律美:中国书画用笔的节奏和韵律美,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每根线条本身的节奏和韵律,再是每幅书画整体的节奏和韵律。“一波三折”便是节奏。在一幅书画中,各种线条的长短、粗细、繁简、疏密、浓淡、虚实以及起迄、排列、组合、交错、顾盼、呼应、揖让等纷纭复杂,乱而不乱的有规律的变化,形成多样而又统一的整体,也就形成了整幅书法或绘画的节奏和韵律美。 (3).动态美和气势美:幅字或一幅画之所以动人,总体看当然在于意境,而意境则由许多因素所组成,如形象、构图、色彩、笔墨等等。在中国书法和绘画中,笔墨因素尤为重要,因为它是构成中国书画所具的的特殊魅力之所在。 (三)色彩之美 中国画用色有独特的特点。以画法分有白描、水墨淡彩、重彩、没骨、勾勒填彩、泼墨泼彩等,构成了中国画独特的民族特色。 通过欣赏以下作品,说一说你对中国画色彩美的感受 《万山红遍》P8页 李可染大师,运用鲜明饱和的色彩,描绘出祖国大好河山的壮美和气概,表现出既有传统意味又含有现代感的山水画,具有新时代精神面貌 (四)、章法之美 你知道中国画的形制包括哪些内容吗? 扇面:我国民族传统艺术品之一的扇面,有着悠久的历史。从宋元起历代都有扇面佳品流传下来。宋元时期多为圆形团扇,从明代起才有折扇。扇面上是名 家书法和绘画,扇骨多是竹或骨制品,雕刻着山水、人物,构成一件极具精美完整的艺术品,至今成为中国文化的遗产之一。 立轴:立轴适合远看,横幅、长卷适于近视。立轴先看整体,后看局部;长卷先看局部,再引伸到全貌。(P10图) 印章 ; 中堂、条幅、横批、手卷、斗方、册页、框裱 四:课堂总结:(5分钟)通过体验中国画的形象、笔墨、色彩章法的美感,使我们能够运用形式美因素和法则,探究中国画的综合性,对中国画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感悟到具有高度文化内涵的中国画精髓,更加热爱祖国的民族艺术。 五:作业布置(练习)(5分钟) 1. 用学过的中国画表现方法试做一折扇或扇的扇面,并加盖或添画印章 2.谈谈你对中国画“笔墨之美”的理解。 中国画的形式美(板书设计) “气韵生动”-----中国画的最高审美标准。 一、形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