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基于企业内部价值链的战略成本管理研究.doc

发布:2018-05-11约4.65千字共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基于企业内部价值链的战略成本管理研究 基于企业内部价值链的战略成本管理(成本管理论文)研究 ———以青岛埃维公司为例 内容提要:对企业内部价值链分析是拓展成本管理分析范围的重 要手段,也是考虑成本链各节点之间有机关联的有效工具,可以为企 业决策提供更为准确的成本分析,使成本管理工作更加科学合理,更 具有战略意义。基于此,构建成本链管理体系,提出成本控制的措施。 关键词:内部价值链成本链战略成本管理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价格竞争依然是其中重要的一环。价格竞争的关键之一,是要建立成本竞争优势,加强成本管理。自1985年美国哈佛大学的迈克尔·波特正式提出价值链理论以来,为成本管理理论的应用带来了全新的气息。众多学者致力于研究将这一理念应用于成本管理之中,但真正将这些理论形成科学体系并应用于企业实践的研究凤毛麟角。我们不妨借鉴价值链理论构造新的成本管理模式,并以具体的企业实践为例来阐述。 一、价值链理论及战略成本管理国内外研究综述(一)国外研究价值链的概念是被美国著名学者迈克尔·波特(MichaelE.Porter)最先在其1985年出版的著作《竞争优势》中提出的。迈克尔·波特认为,异质性的经济活动单元可以通过分工协作一起创造价值。波特还认为,价值链可以确定企业的竞争优势,帮助企业寻找竞争方法并增强企业实力。 在此之后,大量的国外学者对价值链进行了研究,对价值链及其功能的理解也在不断深化。彼得·海恩斯()指出价值链是“集成物资价值的运输线”。英国学(国学论文)者西蒙提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战略成本管理(SCM)的概念。约翰·肖恩克(John)等人则认为战略成本分析的重要工具之一就是价值链分析,在分析战略成本时,作业成本法可以和价值链分析形成很好的互补关系。美国管理会计(会计论文)学者杰克·桑克等人在结合价值链理论和战略成本管理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桑克成本管理模式。JenniferPellet(2003)则指出价值链应该从初始断发展到终端顾客,价值链条上的每一个部分都应得到重视并被给以优化,以有效降低成本并促进价值链整体的提升发展。 (二)国内研究 1997年张旭波在《公司行为与竞争优势--评迈克尔·波特的价值链理论》一文中首次介绍了波特的价值链理论。随后,国内学者开始大量系统地对价值链理论发展及应用进行了研究。 焦跃华(2001)指出创造成本优势和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进行价值链分析,确定竞争对手的成本收益、明确自身企业优势及劣势,创造企业竞争优势。控制成本因素、重新构建价值链以及建立专项成本控制措施等是企业创造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黄大春等(2006)认为,基于价值链基础之上的成本管理是战略成本管理和价值链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拓展了了企业成本管理的空间范畴,延伸了企业成本管理的时间观念。在黄大春等人研究的基础上,阎达五认为应从沿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重构会计管理框架,从而提出了构建价值链战略成本管理理论框架的基本思路。 当前学术界对战略成本管理的研究大都建立建立在桑克模式上,运用价值链的分析工具,从内部价值链、行业价值链以及竞争对手价值链三个方面进行战略成本管理分析,并辅之以作业成本管理分析。本文将借鉴波特的价值链理论以及桑克模式,并以青岛埃维燃气公司为例,阐明如何基于企业内部价值链来进行战略成本管理。 二、基于内部价值链的战略成本管理体系构建企业内部价值链分析的目的,在于通过企业内部价值链分析识别企业自身价值链及其优劣势,从而构建支持企业价值链定位的企业内部价值链。企业内部价值链分析的步骤如下:(一)识别内部价值链,归结成本识别企业内部价值链的主要内容,是划分企业的主要价值活动。单一产品经营的企业,主要从生产经营流程和相关的辅助活动来确定其价值链的范围;多元化经营的企业,除了确定每一经营领域的价值链范围外,还应找出每一价值链各种价值活动的协同关系。 在划分了企业内部价值链的基础上,还应确定影响各项价值作业的成本动因。战略成本动因可分为两大类:一是结构性成本动因,包括规模、范围、经验、技术、多样性等;二是执行性成本动因,包括员工责任感、全面质量管理、生产能力的利用、工厂布局的效率、产品设计是否合理、开发企业与供应商及客户之间的联系等。 青岛埃维燃气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埃维)是2006年由烟台埃维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创建的中外合资企业。埃维开发的用户主要限于天然气市场,用户主要分为工商业用户和民用户。埃维下属有工程部、财务部、市场部、运营部、风险管理部、综合办等六个部门,并有一家汽车改装厂和一家CNG天然气站。公司从上游中世公司采购天然气后,通过北京路门站进入城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