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囚绿记{上课}.ppt

发布:2017-10-27约2.1千字共2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陆蠡 瞥见 移徙 猗郁 蕈菌 婆娑 涸辙 淅沥 上联:赏绿囚绿又释绿,都因为爱; 下联:忆友念友再访友,皆出于情。 横批:情由爱生 * ①碧玉妆成一树高, 。《咏柳》(唐·贺知章 ) ②日出江花红胜火, 。《忆江南》(唐·白居易 ) ③ ,明月何时照我还。《泊船瓜洲》(宋·王安石) ④青箬笠, ,斜风细雨不须归。《渔歌子》( 唐·张志和 ) ⑤ ,水村山郭酒旗风。《江南春》(唐· 杜牧 ) ⑥ ,青山郭外斜。 《过故人庄》(唐·孟浩然 ) 万条垂下绿丝绦 春来江水绿如蓝 春风又绿江南岸 绿蓑衣 千里莺啼绿映红 绿树村边合 囚 绿 记 陆蠡 lǐ piē xǐ yī xùn 检查预习 suō hé xī 正音 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 反而坏事。 因过于急切而来不及选择。 揠苗助长: 成语 急不暇择: 理清思路 1.课文中哪几段是写“囚绿”的? 2.为什么“囚绿”呢? 3.作者是不是一直“囚绿”呢? 4.文章结尾部分,作者对“绿”又抒发了 什么思想感情? 写作思路 赏绿(1~7) 囚绿(8~11) 释绿(12~13) 恋绿(14) 作者囚绿的根本原因是: 爱“绿” 文章1—7小节是怎样表达作者对绿的喜爱之情的? 赏读课文(一)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5—7小节,并用勾画圈点的方法标出你最喜欢的句子,在右边空白处加上批注,写出你喜欢的理由。 提示:可以从抒情的方式、修辞手法的运用、词语的锤炼等方面思考。 绿色是多宝贵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我怀念着绿色把我的心等焦了。我欢喜看水白,我欢喜看草绿。我疲累于灰暗的都市的天空,和黄漠的平原,我怀念着绿色,如同涸辙的鱼盼等着雨水!我急不暇择的心情即使一枝之绿也视同至宝。 爱绿之深 我天天望着窗口常春藤的生长。看它怎样伸开柔软的卷须,攀住一根缘引它的绳索,或一茎枯枝;看它怎样舒开折叠着的嫩叶,渐渐变青,渐渐变老。我细细观赏它纤细的脉络、嫩芽,我以揠苗助长的心情,巴不得它长得快,长得茂绿。下雨的时候,我爱它淅沥的声音,婆娑的摆舞。 爱绿之深 赋物以情 请同学们阅读9—11小节,思考: 赏读课文(二) 这枝常春藤被“我” 囚禁之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从常春藤的变化中可以感知到它怎样的精神? 绿的枝条悬垂在我的案前了。它依旧伸长,依旧攀绿,依旧舒放,并且比在外边长得更快。 可是每天早晨,我起来观看这被幽囚的“绿友”时,它的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甚至于一枚细叶,一茎卷须,都朝原来的方向。植物是多固执啊!它不了解我对它的爱抚,我对它的善意。 囚绿之后 它渐渐失去了青苍的颜色,变成柔绿,变成嫩黄;枝条变成细瘦,变成娇弱,好像病了的孩子。 蓬勃旺盛的生命力 对光明自由的向往 永不屈服的精神 悟读课文 作者写了自己对常春藤的爱,写了常春藤囚禁后的变化。那么作者写本文的目的仅仅是这样吗? 提示:可以结合文中反映时代背景的有关信息,和作者简介资料等理解写作意图。 悟读课文 从第13小节的字里行间,你能发现作者写作本文的时代背景吗? 日寇入侵,华北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陆蠡(1908—1942),我国现代散文作家、翻译家,写有大量散文作品。1942年4月,他被日本宪兵逮捕,后惨遭酷刑被害,牺牲时年仅34岁。 《囚绿记》写于1940年抗战初期,当时国土遭日寇践踏,全中国人民陷入敌人的重重包围之中,而陆蠡就也身处在因被围困而沦为“孤岛”的上海。 日本人曾提审陆蠡,问: “你爱国吗?” “爱国!” “你赞成南京汪精卫政府么?” “不赞成!” “依你看,日本人能不能征服中国?” “绝对不能征服!” …… “绿”的意蕴 1.向往光明和自由、坚贞不屈的作者本人! 2.蒙难、渴望自由与和平的人们! 3.日寇铁蹄下坚强不屈的中华民族! 托物言志 在异族入侵、祖国受辱之际,作者写绿赞绿,显然不是迷恋景色,而是借助绿色的生命,展示自己向往光明的心境,抒发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