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最新整理]2010年度二上财务预算报表编制.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0年度二上财务预算报表编制 财 会 部 2009年11月12日 继续贯彻预算管理星级评价要求 实现财务预算与业务预算相衔接 加强预算执行过程管理跟踪 提高重大事项预算管控水平 完善预算执行考核措施,强化预算约束 按照新的考核精神,体现考核导向 深入分析市场形势变化,充分估计各种因素影响 二上财务预算利润总额原则上不低于一下控制数 目标严重脱离实际的单位,在预算批复中要求调整 注:集团公司要求调整和预算边界条件发生重大变化确需调整年度财务预算的单位,应当于2010年7月12日前将《2010年度财务预算调整主要指标表》报送集团财会部备案,并上报正式文件对原因予以说明。 把成本费用作为预算控制的重中之重 注:职工工资总额预算应与本单位人力资源部门按照集团公司人力资源部要求上报的2010年度工资总额预算的数据一致。 加强关键指标预算控制,努力提升运行质量 注:资产负债率:设置负债率控制警戒线 存货:明确存货压缩目标。存货规模不得快速增长 应收款项:应收账款的增长幅度应当低于收入增幅 投资:非主业投资、超出承受能力、资金来源未落实、投资前景不确定,不作预算安排 金融衍生业务:不作预算安排。 对于指标出现控制不力时将及时提示改进。 各单位应加强预算执行的跟踪分析工作,做好预算月度、季度执行分析,重点做好半年和三季度预算执行分析,不但要对收入、利润预算完成情况进行分析,也要对成本费用、债务规模与结构、投资支出、存货、应收及预付账款等关键指标的预算控制进行分析。 1.各二级单位及其所能控制的全资或控股的子企业,包括:境内外子企业(含金融子企业)、事业单位、基建项目等 2.二级单位(12户地质单位除外)负责编报合并报表并编写预算说明书,直接报送至集团公司财会部;12户地质单位报地质局,由地质局合并汇总报表后报集团公司财会部。 3.部分重点三级及以下子企业也应将填报的2010年财务预算报表和预算说明书直接报送至集团公司财会部。 注:如果有未纳入或新纳入的子企业,需要在财务预算情况说明书中将这些子企业名单、级次、原因以及对预算的影响等情况进行详细说明。 新会计准则: 1.预算年度所选用的会计政策与会计估计,如折旧率、资产减值等,如有变更,需在预算说明书中说明变更的原因、对损益的影响等。 2.预算编制是否考虑了公允价值变动影响,凡是考虑公允价值变动影响的企业,应在预算说明书中具体说明相关会计科目及影响金额。 报表封面 主表(3张) 附表(7张) 补充表(2张) 计算机自动生成的“主要分析指标表” 财务情况说明书 1.根据准则要求对报表指标列报进行了规范。 2.关注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投资性房地产、交易性金融负债等可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科目的填列。 3.2010年预算中要合理安排应收款项和存货项目的预算,加强应收款项和存货控制,体现集团要求。 1.删除了难以预测和使用率低的“每股收益”项目,以及补充资料“利润分配”部分的大部分内容。“上交国家利润”各成员单位不需要填。 2.本表是审核和分析的重点,特别是其中的收入、成本费用和利润等指标的合理性。 1.精简了其中“子公司吸收少数股东投资收到的现金”、“子公司支付给少数股东的股利、利润”、“收到的税收返还”等非重要项目。 2. 该表是预算管理的核心报表之一,要认真填写,注意“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变化值与资产负债表中“货币资金”变化值相等。 1.将有关“职工薪酬”的概念与决算口径一致,并进行了重新梳理;对散列的“节能减排支出”、“科技支出”等指标以“专项支出情况”进行了归纳。 2.所有单位(包括基建单位)都要认真填报本表,不能有遗漏。 注:从业人员、职工、在岗职工、保险费用、社会保险费用、支付给离退休人员的统筹外费用、折旧费、利息支出总额、差旅费用、科技支出、信息化支出等口径比往年有较大变化,请详细阅读编报说明(附件3),有问题及时沟通。 1.填报主体:集团在合并层面填列,成员单位也要根据自身主要业务情况填列。 2.主要业务:指企业根据生产经营规划和内部管理确定的主要业务板块。相关企业应按照上年度与集团确认的主要业务的名称、口径、单位填报。 1.为满足财务管理工作需要,重新设置了指标,突出了“带息负债筹资”内容。 2.除股权筹资外,表中“上年数”和“年末预算数”均是余额的概念。 3.筹资费用:反映企业2010年度通过该融资渠道筹集资金预计发生的相关费用支出,包括预计的筹资手续费用和当年发生的股息、利息支出等。 反映金融工具投资所占用的资金规模及获取的投资收益等情况。 1.不再区分会计科目,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