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准仪的使用》两课.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目录 背景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课时安排 教学方法 教学资源的准备 课程实施 背景分析 教材分析: 教材,是课程的体现,我所使用的教材为教育部推荐使用教材,该书理论深入浅出,图文并茂,突出实践性,对中职生具有较强的实用性。而我选取的内容为该书第2章第2节《水准测量仪器及其使用》。 学情分析: 我所任教的是14级建筑专业学生,他们的文化课基础相对较差,平时学习的积极性不高,独立思考的能力较弱,学习的自信度不够。但是,他们热爱动手实践,动手能力高,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善于结合生活实际来学习。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水准仪的基本结构和操作流程。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能够掌握水准仪的使用。 情感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兴趣,以及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难点 重 点:1、水准仪的操作流程 难 点:1、圆水准器气泡居中的调节 2、管水准器气泡居中的调节 课时安排 我将安排两个课时对该知识点进行讲授。第一课时,为理论课,要求学生能够熟悉水准仪的使用流程,能够正确的进行水准仪操作。第二课时,为实训课,要求学生通过完成实训任务,达到熟练操作水准仪目的。 教学方法 通过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实践穿插理论,理论服务实践”的原则来实施教学工作。主要采用了微课观摩法、任务驱动法、车轮评价法来开展教与学 教学资源的准备 自制多媒体课件、激光笔、水准仪、三脚架、水准尺 课程实施 1.新课引入 2.课堂讲授 3.微课观摩 4.课外实训 课堂教学 水准仪的使用 使用水准仪时,将仪器装于三脚架上,安置在选好的测站上,三脚架头大致水平,仪器的各种螺旋都调整到适中位置,以便螺旋向两个方向均能转动。用脚螺旋导致圆水准器的气泡居中,称为粗平;放松制动螺旋,水平方向转动望远镜,用准星和照门大致瞄准水准标尺;固定制动螺旋,用微动螺旋使望远镜精确瞄准水准尺;用微倾螺旋使水准管气泡居中,称为精平;最后通过望远镜用十字丝中间的横丝在水准尺上读数。 课堂教学 1).水准仪的安置 安置水准仪的方法,通常是先将脚架的两条腿取适当位置安置好,然后一手握住第三条腿作前后移动和左右摆动。一手扶住脚架顶部,眼睛注意圆水准器气泡的移动,使之不要偏离中心太远。如果地面比较坚实,如在公路上、城镇中有铺装面的街道上等等可以不用脚踏,如果地面比较松软则应用脚踏实,使仪器稳定。当地面倾斜较大时,应将三脚架的一个脚安置在倾斜方向上,将另外两个脚安置在与倾斜方向垂直的方向这样可以使仪器比较稳固。 课堂教学 2)粗平 粗平工作是用脚螺旋将圆水准器的气泡导致居中。方法如下:用两手分别以相对方向转动两个脚螺旋,此时气泡移动方向与左手大拇指旋转时的移动方向相同,如图(a)所示。然后再转动第三个脚螺旋使气泡居中,见图(b)。实际操作时可以不转动第三个脚螺旋,而以相同方向同样速度转动原来的两个脚螺旋使气泡居中,如图(C)所示。在操作熟练以后,不必将气泡的移动分解为两步,而可以转动两个脚螺旋直接导致气泡居中。 。 课堂教学 粗平: 用脚螺旋将圆水准器的气泡调整居中。 左手拇指规则:“左手拇指旋转脚螺旋的运动方向,就是气泡移动的方向” 课堂教学 3).瞄准 在用望远镜瞄准目标之前,必须先将十字丝调至清晰。瞄准目标应首先使用望远镜面的瞄准器,在基本瞄准水准尺后立即用制动螺旋将仪器制动。若望远镜内已经看到水准尺,但成象不清晰,可以转动调焦螺旋至成象清晰,注意消除视差。最后用微动螺旋转动望远镜使十字丝的竖丝对准水准尺的中间稍偏一点以便读数。 课堂教学 瞄准水准尺 目镜对光 瞄准水准尺,拧紧制动螺旋 精确瞄准 消除视差 课堂教学 4).精平 读数之前应用微倾螺旋调整水准管气泡居中,使视线精确水平。由于气泡的移动有惯性,所以转动微倾螺旋的速度不能快,特别在符合水准器的两端气泡影象将要对齐的时候尤应注意。只有当气泡已经稳定不动而又居中的时候才达到精平的目的。 课堂教学 精确整平(精平) 调整微倾螺旋,使气泡两端的影像符合 课堂教学 5).读数 仪器已经精平后即可在水准尺上读数。为了保证读数的准确性,并提高读数的速度,可以首先看好厘米的估读数(即毫米数),然后再将全部读数报出。一般习惯上是报四个数字,即米、分米、厘米、毫米,并且以毫米为单位,例如1.367m或读1367四个字,2.000m或读2000,0.068m或读0068。这对于观测、记录及计算工作都有一定的好处,可以防止不必要的误会和错误。 课堂教学 读数 利用中丝在尺上读数,估读至毫米 微课观摩 微课观摩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