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ppt

发布:2017-02-06约1.23千字共1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 形成原因 日德意法西斯的侵略暴行,激起反法西斯各国和世界人民的强烈反对 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促成了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 形成过程 苏德战争爆发后,丘吉尔和罗斯福先后声明将援助苏联 美英联盟,创造条件:1941年8月,罗斯福和丘吉尔发表《大西洋宪章》明确提出要在摧毁纳粹暴政后重建和平等原则,标志着美英联盟的形成 三国协定,奠定基础:苏美英三国在莫斯科签订三国协定;不久,美国允许《租借法案》适用于苏联 联合宣言,最终形成:1942年1月,美英苏中等26国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保证用自己全部力量进行反法西斯战争,不与敌人单独媾和 形成意义 加强了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协调和配合,加速了战争的胜利 为战后联合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大战转折 德意联军(隆美尔) 日军 德军 北非战争 转折点 英军(蒙哥马利) 1942年 阿拉曼战役 太平洋战争 转折点 美军 1942年 中途岛海战 苏德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转折点 苏军 1942年7月-1943年2月 斯大林格勒战役 大战胜利 三次登陆战 美英盟军在北非登陆 美英盟军在西西里岛登陆 美英盟军在诺曼底登陆 北非战争结束 意大利投降 欧洲第二战场开辟 四次重要会议 开罗会议(1943) 德黑兰会议(1943) 雅尔塔会议(1945) 波茨坦会议(1945) 四个重要文件 《大西洋宪章》(1941,美英) 《联合国家宣言》(1942,26国) 《开罗宣言》(1943,中美英) 《波茨坦公告》(1945,中美英) 三个法西斯投降 1943年意大利投降 1945年5月8日德国投降 1945年9月2日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苏美英三国首脑会议 促使日本投降的三个主要因素 中国的抗日战争开始最早、坚持时间最长;中国是东方反法西斯的主战场,是抗日的主力军; 中国军队抗击和牵制了日本兵力,大大减轻了盟国所受的压力,对日本法西斯的彻底覆灭起了主要作用。 美国向日本广岛和长崎各投了一颗原子弹; 苏联对日宣战,出兵中国东北; 中国人民军队向日军发动大反攻。 1945年8月 谜语:日本投降(打中国古代人名) 中国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贡献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规模最大,损失惨重:二战是人类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战争,给世界人民造成了惨重损失。 打倒法西斯,削弱两大国,形成两极体制:二战打倒了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强国,削弱了英法两个帝国主义大国,促使美苏两极体制的雅尔塔国际格局逐渐形成。 社会主义壮大,殖民体系瓦解: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使欧亚出现了一系列人民民主国家,社会主义力量空前壮大;使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空前高涨,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土崩瓦解;避免新的世界大战,成为战后国际政治的突出主题。 引发科技革命,经济趋于国际化:战争末期和战后发生第三次科技革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资本主义世界得到广泛发展,生菜和资本的国际化程度大大提高,各国经济的互相联合依赖性大大加强。 *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