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机械制图第三章、第四章.ppt

发布:2018-06-20约1.14万字共15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二节 正等轴测图及其画法 一、正等轴测图的轴间角、轴向伸缩系数 轴间角∠XOY=∠XOZ=∠YOZ=120°。一般使OZ轴处于垂直位置,OX、OY轴与水平成30°。三根轴的简化伸缩系数都相等(p=q=r=1)。 第二节 正等轴测图及其画法 二、正等轴测图的画法 1、平面立体正等轴测图的画法 例4—1 画正六棱柱的正等轴测图 第二节 正等轴测图及其画法 正等轴测图的画法 第二节 正等轴测图及其画法 例4—2 根据截割长方体的三视图作正等轴测图。 第二节 正等轴测图及其画法 第二节 正等轴测图及其画法 例4—3 根据叠加体的三视图作正等轴测图。 第二节 正等轴测图及其画法 第二节 正等轴测图及其画法 2.回转体正等轴测图的画法 (1)平行于坐标面的圆柱体的正等轴测图的画法。 例4-4 已知圆柱体的二视图,画出它的正等轴测图。 第二节 正等轴测图及其画法 在正等轴测图中,圆在三个坐标平面上的图形都是椭圆,即水平面椭圆正面椭圆侧面椭圆,它们的外切菱形的方位有所不同。作图时,选好该坐标面上的两根轴,组成新的方位菱形。 第二节 正等轴测图及其画法 第二节 正等轴测图及其画法 第二节 正等轴测图及其画法 (2)正等轴测图中圆角的画法 例4—5 根据支座的三 视图作正等轴测图。 第二节 正等轴测图及其画法 一、斜二轴测图的轴间角 二、斜二轴测图的画法 一、斜二轴测图的轴间角、轴向伸缩系数 由表4-1可知,斜二轴测图的轴间角∠XOZ=90°,∠XOY=∠YOZ=135°;OY轴与水平成45°。三根轴的伸缩系数p1=r1=1,q1=0.5。 二、斜二轴测图的画法 1、平面立体斜二轴测图的画法 例4—6 根据割槽长方体的两视图作其斜二等轴测图。 例4—7 根据带圆孔板的两视图绘制其斜二等轴测图 选择轴测图表达机件时,应考虑满足两方面的要求:立体感强且作图方便。 对于齿轮、端盖、阶梯轴、连杆等只在一个方向上有较多圆形或圆弧结构的机件,用斜二测作图最方便。当机件在不同的投射方向上均有圆形结构时,采用正等测表达则比斜二测作图方便。 正等测要画很多椭圆,而且后壁孔口在轴测图上无法表达清楚。斜二测不仅作图方便,还富有立体感, 正等测表达比较自然,在不同坐标平面上的椭圆画法相同,作图比较简便。不平行于XOZ坐标平面的椭圆的斜二测作图比较复杂,且后面一块板上的圆孔表达不清楚。 采用斜二测表达的立体效果好,采用正等测表达,立体感差。 第六节 基本几何体 第六节 基本几何体 3、圆柱三视图的作图步骤 (1)先画出圆的中心线,然后画出积聚的圆。 (2)以中心线和轴线为基准,根据投影的对应关系画出其他两个投影图。 (3)完成全图 第六节 基本几何体 第六节 基本几何体 4、求圆柱表面上点的投影 例3-5 已知A、B两点的正面投影a′和(b′),求水平投影a,b以及侧面投影a〃,b〃。 解:a′可见,(b′)不可见 (1)根据圆柱面在H面的投影具有积聚性,按长对正由a′、(b′)作出a、b (2)根据高平齐宽相等由a、a′和b、(b′)作出a″、b″ 第六节 基本几何体 求圆柱表面上点的投影 第六节 基本几何体 四、圆锥 1、圆锥的形成 由圆锥面和圆形底圆围成,圆锥面是由直母线绕与它斜交的轴线旋转而成。 第六节 基本几何体 2、圆锥的三视图分析 (1)主视图 是一个等腰三角形,其底边为圆形底面的积聚性投影,两腰是最左最右直母线的投影。 (2)俯视图 水平面投影是一个圆,这个圆也是圆锥面的水平面投影。 (3)左视图 与主视图一样,也是一个等腰三角形。 第六节 基本几何体 第六节 基本几何体 3、圆锥三视图的作图方法 (1)先画出中心线,然后画出圆锥的底圆,画出主视图左视图的底部。 (2)根据圆锥的高画出顶点。 (3)连轮廓线,完成全图。 第六节 基本几何体 4、求圆锥表面上点的投影 例3-6 已知圆锥表面上点A的V面投影a',求a和a〃。 解:a′为可见,A点在前圆锥面上。可用以下两种方法: (1)作辅助线法 第六节 基本几何体 第六节 基本几何体 辅助线法作图步骤 ①在面上过s′a′做辅助线交底圆,交点为m′。 ②由m′做出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