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23章电厂2X700MW烟气脱硫技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剖析.doc

发布:2017-05-08约7.98万字共12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23章 电厂2X700MW烟气脱硫技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23.1 工程概况 23.1.1工程概述 某发电厂位于某市西郊河畔,该发电厂设计装机容量为252万千瓦,是某省电网的主力发电厂之一。一、二期工程已建4台30万千瓦国产燃煤汽轮发电机组。三期工程是2台70万千瓦进口燃煤机组。 工程范围:发电厂三期2×700MW机组烟气脱硫装置工程合同范围内的所有土建、安装工程。 工程设计单位: 某设计院 本工程投资约六千万元。 整个脱硫项目建设进度计划为2007年6月23日开工,机组于2008年6月30日通过168小时试运。合同签订后3日内开工,2008年1月31日主要基建工程施工完毕。室外管道改造工程工期2007年8月10日前完成。 1.工艺流程 本期FGD装置采用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工艺,系统脱硫率为95%。FGD系统由以下几个主要系统组成:烟气系统、吸收塔系统、事故浆池及浆液疏排系统、工艺水系统、压缩空气系统等。 烟气自每台炉引风机出口烟道引出,进入FGD系统,经增压风机至气-气加热器(GGH),经GGH后原烟气温度从原来的126℃降至92℃左右,进入吸收塔进行脱硫。脱硫除雾后的干净烟气再返回GGH加热,温度从45℃升至≥80℃,经烟道后通过210m高的烟囱排出。 脱硫剂为石灰石粉,通过石灰石磨制系统制成石灰石粉(90%通过250目),然后配水制浆,调配成浓度约为30%的浆液,不断地补充到吸收塔内 脱硫副产品石膏浆液从吸收塔浆液池中由泵抽出,经一、二级脱水后,得到含水率不大于10%的石膏。石膏储存在石膏库中,再由卡车运至厂外,用于综合利用 部分石膏脱水液送至电厂工业废水处理站 23.1.2实施条件 1.厂址条件 某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某发电厂位于某市西郊河畔,地处两省交界处,东临某铁路、某高速公路,厂区距市中心约4公里,有较好的区位优势,属典型的路口电厂。厂区东西宽约965米,南北长约1100米。 一期(#1和#2)、二期(3#和4#)、三期(#5和6#)发电机组从厂区中部偏南向北依次布置。一期和三期余留的脱硫空地很紧张,电厂首先考虑二期机组烟气脱硫,然后再进行一、三期机组烟气脱硫。 2.工程地质 厂址地区地层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和上更新统,岩性主要为黏土、粉土、粉质粘土和粉细纱。地面以下20—30米处的粉砂层和粉细砂层可作为高层或重载建筑物的桩基持力层。 厂址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度。厂址地下水位深度为19.25~17.75m,地下水对混凝土无侵蚀性。 3.水源 本工程工艺用水采用老厂循环水作为补给水源。 4.气象条件 厂址地处暖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冬季受北方冷高压控制,寒冷少雪,夏季炎热多暴雨,春季干旱多风,回温迅速,秋季北方冷高压逐渐增强,气温下降快,具有明显的大陆性气候特点。累年各气象要素年特征值如下: 1014.5hPa 累年平均气温 13.1℃ 累年平均相对湿度 64% 累年平均风速 2.8m/s 累年夏季盛行风向SSW,次盛行风向S 累年全年盛行风向SSW,次盛行风向S 累年平均蒸发量 1977.9mm 最大积雪厚度 25cm 累年平均降水量 572.lmm 累年最大降水量 1058.9mm 累年最小降水量 256.7mm 24小时最大降水量 188.7mm 厂址地貌成因类型为某河下游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地面高程在21.80~20.60m 之间,整个场地总的趋势为由西南侧向东倾斜,自然坡降为1/5000~1/10000,厂址百年一遇洪水位21.60m。 5.交通运输 某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某发电厂位于某市西郊河畔,地处某、某两省交界处,东临某铁路、某高速公路,厂区距市中心约4公里,交通运输十分便利。 本期工程系电厂现有机组的烟气脱硫工程,拟采用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工艺,所需原料石灰石和脱硫副产品石膏均采用公路运输。通过电厂现有运渣道路与厂外公路连接。 石灰石来源某市周围山区, 运输距离约130km。 6.现场条件 (1)本招标文件提供的施工区的总平面布置是原则性的方案,投标人提交的施工组织设计、总平面布置经建设单位同意后将作为最后确定的总平面布置,最后确定的总平面和施工组织设计各方应严格执行。根据工程进展实际情况,招标人有权对施工区进行调整。 (2)招标人将书面提供三期工程厂址已有施工控制网资料,投标人以此作为施工测量放线和建(构)筑物定位的依据,并应仔细保护。 在工程施工前,须对上述控制网进行复测,复测结果报监理与业主。 (3)施工生产区在建设区内综合考虑,不再另外划分场地。施工现场临建可根据甲方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