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2012中考语文试题.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静静守望花开
解读2012年初中水平测试语文试题及课堂教学中的引导定位
各位同仁:
大家下午好!我叫庞亚琼,是二十二中的一位普通语文教师,去年我解读了2011年初中学业水平测试语文试题,直白了自己的领悟及其教学中的“草根”做法,各位同仁给予了我最真诚热忱的鼓励,让我领悟了“和而不同”的君子作风的内涵,今天我之所以有勇气妄谈自己带有主观色彩的看法,还有一个原因,在今年3月份国培远程研修的平台上,作为指导教师的我,见证了同仁们对语文教学的那份挚爱,那份专注敬业与进取,李得安、孔祥华、胡小红、闫军民、李志红、任新诚、郑昌斌、李淑华、朱喜梅、、、、、、这是一个个亲切温暖的名字,我感动在这个集体中,大家用相互鼓励信任与共同分担凝结出的浓浓情意,我珍惜那段其乐融融的研修学习时光。2011年,刘老师为营造语文教学教研的浓郁气氛,创建了QQ群“语文家园”,我总能适时的在“家园”里,分享到刘老师发送的丰富资源,能在“家园”里与朋友们讨论、切磋、有时可能是近乎争吵的“固执己见”、、、、、、我惭愧在浩瀚的汉语词典里却只能找到“谢谢”这个词语来表达我的感动,谢谢我的兄弟姐妹们!
今天接受刘老师的委托,我再次直面2012年初中学业水平测试语文试题,放言自己认知方面不成熟甚至存在偏差的看法,敬请同仁们海涵,我真诚的期待您的雅正!我发言的题目是:静静守望花开。
每年的初中学业水平测试,虽然是地域性的考试,考生多,规模大从七年级上册到九年级下册,六册课本将中国的文化元素一一展现出来,书法、对联、脸谱、千字文、瓷器、茶道、唐三彩、、、、、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完善人格,健全人格。在生活情境中滋养升华文化素养。这些文章显示出了一个核心?,阅读这些文章能够让我们感受到一种精神,这种精神是昂扬乐观、热爱生活、尊重生命、珍惜亲情、积极向上的精神,能读出这种精神,加上技术性指导训练,得高分绝对没有问题!同时这些文章还让我们感受到了对文化的尊严感!虽然当代语文,发现课本,释放自己求真、求善、求美的情怀,这必然会形成“语文—生活—语文—生活—语文”的良性循环。三是命题须而且必须是原创。这就要求老师必须善于培养学生的灵活应用、应对能力,也就是说要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彻底的将学生从大量的题海战术中解放出来,真正适应素质教育提倡的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让学生具有多读书、勤思考、巧运用的良好习惯与能力。
去年举办的以备课“三人行”为主旨的高效课堂展示中,刘老师在黑板上苍劲的书写了“以人为本,以文为本,促进高效课堂”的教学理念与教学原则,提醒我们:回归教材,顾内促外;丰富积累,强调运用;突出读写,提升能力;注重方法,提升思维。
5、做有个性的老师。
“他方之石,可以攻玉”我们从来就不拒绝良好的经验,尤其是教学改革的今天,信息时代也的确需要我们研修学习成长!但是“邯郸学步”只能让我们迷失盲从,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这不是守旧迂腐,这是对自己劳动的尊重。对自己教育生命的爱惜,刘永芳老师在我们二十二中暑期培训老师的报告中有这样一句话“教学、教学研究是自己的生活,生活就是自己的生命,我们对待生命的态度是严肃的,敬畏的!”这句话带给我许多的思考与感动。
我之所以先从这四个方面谈对中考的认识及其应对中考的教学策略,就是想让各位同仁能更好地来解读2012年水平测试语文试题,这套试题的设计较好地体现出了语文学科的语言的功能性、人文性、科学的生活应用能力、考试的选拔功能等诸多的亮点,能提示我们在课堂教学指导中,如何精准自己的方向!
第二,2012年初中水平测试语文试题命题的亮点。
1、语文试题体现了修订后的《新课程标准》的精髓。
2012年初中学业水平测试语文试题的考题设计,真正的将新课标的精髓体现出来,2012年3月16日,教育部正式颁发了修订后的《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修订后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目标很鲜明,就是打好“三个基础”:为学好其他课程打好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形成健康的个性与人格打好基础;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好基础。“语文素养”的概既阅读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不技能性的要求,整体素质的要求。就是说,语文课程在语文基本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必然要注重优秀文化对学生的熏染,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道德修养、审美情趣得到提升,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得到培养。文我认为是的。是汉语的源头,文语感,说语文学得好,接触文,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体验。文适当增刺激鼓励教好文。1.默写唐代诗人王昌龄的《采莲曲》一诗4分。 “多读诗,读好诗,读整首的诗”才能更好地从经典中储备文化营养。作为“七绝圣手”的王昌龄,他的“边塞诗”奇丽雄浑高亢而壮烈,而具有静美闲适婉约色彩的《采莲曲》着实应得到后人的青睐。2、依据课文填空4分。3、根据提示默写4分,试题涉及的这些或绝句、或律诗、或“词”、或经典文言文中的名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