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林业大学财政学9.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九章 公债 第一节 公债概述 第二节 公债效应分析 第三节 公债管理的目标 第四节 公债的发行 第五节 公债的偿还 第六节 公债市场 第一节 公债概述 一、公债的性质与特点 公债,即公共债务,是政府为了实现宏观经济调控目标,或解决正常财政收入的不足以信用形式筹集资金而形成的债务。 公债与其他财政收入相比,具有自身的一些特点: 有偿性; 自愿性; 灵活性。 二、公债的必要性 政府以公债形式组织财政收入的主要原因是: 首先是因为以税收为主的经常性财政收入不能保障政府必要的财政支出。 其次,调节和稳定宏观经济的需要。 再次,为政府投资筹集必要的资金。 三、国债的功能 1、弥补财政赤字,平衡财政收支。 2、筹集建设资金。 3、调节国民经济的发展 。 四、公债的种类 1、以发行地域为标准,可分为国内公债和国外公债。 2、以发行主体为标准,可分为中央公债和地方公债。 3、以举债形式为标准,可分为契约借款和公债券。 4、以偿还期限为标准,可分为短期公债、中期公债和长期公债。 5、以公债的流动性为标准,可分为可转让公债和不可转让公债。 发行后可在金融证券市场上买卖的公债为称为可转让公债。 发行后不能在金融证券市场上买卖的公债称为不可转让公债。 6、固定利率国债、市场利率国债、保值国债 7、强制国债、爱国国债、自由国债 8、货币国债、实物国债、折实国债 *9、凭证式国债:是一种国家储蓄债,可记名、挂失,以“凭证式国债收款凭证”记录债权,可提前兑付,不能上市流通,从购买之日起记息。 *10、记帐式国债:以电脑记帐形式记录债权,通过无纸化方式发行和交易,可以记名、挂失。 第二节 公债效应分析 一、公债的财政效应 公债是以未来税收满足当前的支出需要。 举债对未来财政的影响,还受到举债性质和债务资金使用情况的影响。 (一)用于弥补经费预算赤字的公债发行 经费支出,不形成任何资产,也不为政府带来直接收益,一般应由税收收入来满足。 由经费预算赤字形成的债务完全由未来的税收作为清偿保障。 一般应尽量少发行此类公债。 (二)用于资本项目的公债发行 以公债筹资方式进行资本投资,只要规模适当、选项合理,可以增加社会资本总额。 这类公债可以提高经济活动水平,从而对未来预算收支产生积极影响。 但若公债规模过大、公债资金使用效益欠佳,也会产生相反的情况。 (三)与实施宏观调控相结合的公债发行 公债具有刺激需求、拉动经济的功效。 这种公债往往与扩张性财政政策相联系。 二、公债的货币信用效应 公债作为一种极为重要的信用工具已经被广泛应用,结果将导致信用规模的扩张。 另一方面,由于公债较高的信用和利率,会对投资者产生较强的吸引力,使存入银行的部分资金流向公债,从而导致银行资金的来源减少。 三、公债的投资扩张和挤出效应 公债具有筹集建设资金的功能,为政府投资支出的扩张提供支撑。 公债会产生“引致效应”,即为民间部门投资提供更多的机会并引导资金流向。 公债的挤出效应是指公债的增加导致民间部门可借贷资金的减少,引起资本投资的减少。 四、公债的宏观经济调控效应 一般而言,增加公债发行意味着扩大公共预算支出,有助于提高总需求水平,促进经济和就业增长。 公债发行规模过大,也可能导致需求过度膨胀,引发物价上涨。 从货币政策的运用看,公债还是中央银行实现一定货币政策目标的操作对象。 第三节 公债管理的目标 一、控制公债发行规模 公债规模的度量指标主要有: (一)债务依存度。用公式表示为: 债务依存度=当年公债总额/当年财政支出总额×100% (二)公债负担率。用公式表示为: 公债负担率=当年累积未清偿公债余额/当年国内生产总值×100% (三)公债偿还率。用公式表示为: 公债偿还率=当年公债还本付息额/当年财政收入总额×100% 二、降低公债筹资成本 公债筹资成本由公债发行费用和公债利息组成。 公债发行费用包括公债发行过程中耗费的各项支出。 降低公债的发行费用,应选择恰当的发行方式,加强公债发行过程的管理,合理确定公债期限,尽力缩短发行周期。 公债利息是公债资金的价格。 一般来说,在市场利率较低时,应尽量选择发行还本付息期较长的公债; 在市场利率较高时,则应选择发行还本付息期较短的公债 。 三、提高公债资金的使用效果 公债资金使用效果有直接效果和间接效果。 前者为支出项目本身具有的效益; 后者为支出项目的外部经济影响。 应建立保障公债资金合理使用的制度体系。 其中包括:支出项目选择、投资决策、资金拨付后的跟踪审计、资金使用效果的评估考核等制度。 四、及时清偿到期公债本息 为及时清偿到期公债本息,政府预算应事先做出资金安排,以免影响预算年度的正常支出。 第四节 公债的发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