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房 室 传 导 阻 滞概述.ppt

发布:2017-05-08约1.66千字共2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房 室 传 导 阻 滞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二院 相雪梅 (一)定义: 指由于房室传导系统某个部位(有时两个以上部位)的不应期异常延长,激动自心房向心室传布的过程中,或者传导速度延缓,或者部分甚至全部激动不能下传的现象。房室阻滞可以是一过性,间歇性或持久性的。 (二)分类: 1 一度房室阻滞:房室传导时间延长,但每个来自心房的激动都下传至心室; 2 二度房室阻滞:一部分来自心房的激动被阻不能下传心室,通常又进一步分为莫氏Ι型和莫氏Ⅱ型; 3 三度房室阻滞:所有来自心房的激动都不能传至心室,又称完全性房室阻滞。 一度房室阻滞 (一)基础:房室交界区的相对不应期延长,绝对不应期正常,使脱离生理不应期的心房发生恒定性的传导迟延。 (二)心电图表现:PR间期达到或超过0.21s(14岁以下为0.18s),每个P波之后都有QRS波群。 (三)鉴别诊断: 1 快频率依赖性一度房室阻滞:发生于心肌炎,急性下壁心梗早期累及房室交界区,使房室交界区的相对不应期轻度延长,窦性频率稍快时,P落入延长的相对不应期中发生传导延迟,窦性频率减慢后,P下传。 ECG特点:P-P短者,P-R长;P-P长着,P-R短,绝无QRS脱落。 2 慢频率依赖性一度:又称迷走张力增强型一度,多发生于青年人或儿童,DCG中夜间多可见,为迷走神经张力增强引起P-R延长,功能性,不需治疗。 3 P-R显著延长:要判别P与QRS是否有关 方法:静推2.5mg阿托品或运动,加快窦率,观察P与QRS关系。如P-R逐渐缩短,说明P与QRS有关,P-R延长为一度;如P-R逐渐向QRS前移位,而后突然出现心室夺获,说明P与QRS无关,为干扰性房室脱节。 二度房室阻滞(Ⅰ型) (一)基础:房室交界区绝对和相对不应期均延长,以相对不应期延长为主,整个不应期的长度并没有占据整个心动周期。 (二)心电图表现:一系列P波下传心室时,PR间期依次逐渐延长,直到一个P波被阻滞,发生一次心搏脱落(P波后无QRS波群),称为一个文氏周期。心搏脱落后的第一个搏动的PR间期缩短,此后,PR间期又进行性延长,这样的现象重复出现,称为文氏现象。    二度房室阻滞(Ⅱ型) (一)基础:由于房室交界区的绝对不应期明显延长,延长程度未占居整个心都周期,相对不应期正常,甚至可以忽略不计,使脱离生理不应期的P波发生下传受阻,下传的PR正常且绝对相等。 (二)心电图表现:PR间期固定不变而有突然的P波不下传。 Ⅰ型和Ⅱ型鉴别诊断: 高度房室阻滞 (一)基础:是介于二度和三度房室阻滞之间,绝对不应期明显延长,几乎占据了整个心动周期,使心房下传的空间明显缩小。在心电图上出现频繁的逸搏,逸博的数明显多于心室夺获的数。 (二)表现形式: 1 心电图中逸搏的数总是明显多于夺获数; 2 二度房室传导阻滞房室比值在3:1以上(含3:1); 3 高度房室传导阻滞伴有完全性房室脱节(RR等,PR不等,房率大于室率)心室率60~80次/分。 三度房室阻滞 (一)基础:绝对不应期极度延长,占据整个心动周期,使心动周期中出现的心房活动均落入绝对不应期内发生完全性传导中断,没有下传的搏动。 (二)心电图表现:完全性房室脱节,房跳房,室跳室,房率大于室率,室率60次/分(必须有心房活动才能诊断三度)。 * * 所引起的高度房室传导阻滞非常容易发展为三度。 所引起的高度房室传导阻滞预后较好,常在短时间内可恢复。 发展的趋势 多恒定,一般呈2:1,3:1或3:2 变异范围较大,多数呈4:3,3:2,5:4,少数2:1 房室比值 夺获的P-R绝对相等,且P-R0.20秒 夺获的P-R显著延长,P-R间期不等 ECG中出现多个逸搏少数夺获的情况(心室夺获的P-R间期) 绝对相等 不等 下传的P-R间期 有脱离生理不应期的P波下传受阻 共同点 绝对不应其明显延长,相对不应其正常或忽略不计 相对不应期延长为主,绝对不应期轻度延长 产生基础不同 Ⅱ型 Ⅰ型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