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3年银行从业资格考试公共基础考前押密试卷及答案解析.doc

发布:2017-09-15约2.52万字共5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3年银行从业资格考试公共基础考前押密试卷及答案解析(第3套) /xiazai/yinhang.htm   一、单选题(本大题90小题.每题0.5分,共45.0分。请从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第1题:下列不属于《票据法》中所指的票据的是( )。   A 支票   B 本票   C 发票   D 汇票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票据法》规定的票据包括汇票、本票、支票。   第2题:某银行的工作人员在与另一银行的工作人员接触时,应遵守职业操守的规定,正确做法是( )。   A 与对方深入探讨行业及市场发展趋势的过程中,避开与所在机构商业秘密有关的话题: B 在对方临时离开办公室的空闲期间,随手翻看对方书架上的图书和文件资料   C 为给客户提供更全面的市场信息,在下班时间约见对方,询问对方银行近期将要推出的新产品设计思路等信息   D 为不落后于对方机构,经常打听对方所在机构正在酝酿但尚未公开的重大战略决策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银行业从业人员与同业人员交往的时候,不得以不正当手段窃取商业秘密和知识产权。   第3题:以下行为中,不属于公平竞争行为的是( )。   A 某银行客户经理为了获得一家上市企业的贷款业务,答应其财务部负责人可以给予一定比例的提成   B 某银行虽然在同类同质产品的定价上并不是最低的,但却能在提供产品和服务的过程中,为客户提供增值服务   C 某银行在向客户推销信用卡业务时,明确告知客户在信用卡使用过程中,消费达到一定金额后,可以获得某些奖品   D 某银行为了提高为客户提供服务的质量,定期对从业人员进行培训,讲授金融产品和服务的特点和技巧,经过一段时间后,该行的服务质量和效率显著提高,吸引了更多客户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经营者不得采用财务或其他手段进行贿赂以达到销售或购买产品或服务的目的。A选项行为违反了这一规定。   第4题:下列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人数不符合《公司法》规定的是( )。   A 30个自然人和30个法人   B 1个自然人   C 30个自然人   D 1个法人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公司法》第二十四条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由五十个以下股东出资设立。   第5题:按照“一行一策”原则,推进政策性银行改革,首先应该先推进( )改革。   A 国家开发银行   B 中国进出口银行   C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D 中国银行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2007年1月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决定,按照分类指导、“一行一策”的原则,推行政策性银行改革,首先推进国家开发银行改革,全面推行商业化运作。   第6题:我国《公司法》规定,股东大会一年召开( )次年会。   A 1   B 2   C 4   D 没有规定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见第6题解析。   第7题:非金融企业短期融资券期限最长不超过( )。   A 一个月   B 半年   C 365天   D 91天   【正确答案】:C   第8题:目前,我国各家银行多采用逐笔计息计算( )利息。   A 活期存款   B 整存整取存款   C 定活两便储蓄存款   D 个人通知存款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逐笔计息法是指按预先确定的计息公式逐笔计算利息。目前,各家银行多使用逐笔计息法计算整存整取定期存款利息。   第9题:国际金融市场上重要的参考利率LIBOR,其含义是( )。   A 香港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   B 欧洲美元定期存款单利率   C 伦敦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   D 联邦基金利率   【正确答案】:C   第10题:金融衍生工具是指( )。   A 建立在基础产品或基础变量之上,但其价格不随基础金融产品的价格(或数值)变动的派生金融产品   B 建立金融衍生产品之上,其价格随基础金融产品的价格(或数值)变动的派生金融产品   C 基础金融产品本身   D 建立在基础产品或基础变量之上,其价格随基础金融产品的价格(或数值)变动的派生金融产品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此题考察的是金融衍生工具的基本概念。金融衍生工具实际上是双方交易对基础金融产品价格的预测。   第11题:根据贷款“五级分类法”的划分,不良贷款是指( )。   A 关注类贷款、次级类贷款、可疑类贷款   B 关注类贷款、可疑类贷款、损失类贷款   C 次级类贷款、可疑类贷款、损失类贷款   D 正常类贷款、可疑类贷款、损失类贷款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我国贷款按照“五级分类法”划分为正常类、关注类、次级类、可疑类、损失类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