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名称:气体放电等离子体特性试验一.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疾风资料库()
实验名称 :气体放电等离子体特性实验 (一)
实验原理 :等 离子体是物质存在 的第 四种形态 ,与物质 三态 (固态 、液态 、气态 )相 并
论 。等 离子体 由带正负 电荷 的粒子和 中性原子组成 ,并在宏观上保持 电 中性 。
气体辉光放 电现象分析 :
当放 电管 内的气压 降低到几十个 毫米汞柱 以下 ,两极加 以适 当的电压 时 ,管 内气体开始辉
光放 电 ,辉光 由细到宽 ,布满整个管子 。当压力再 降低 时 ,辉光便分 为 明暗相 间的八个 区域 ,
而大 多数 的 区域集 中在 阴集 附近 。八个极分别是 : I 阿斯顿 暗 区 , II 阴极光层 , III 阴极
暗 区 ,IV 负辉 区 ,V 法拉第 暗 区 , V I 正辉 区 ,V II 阳极 暗 区和 V III 阳极辉光 。
I 阿斯顿 暗 区 (A st o n da rk s pace) :这是 紧靠 阴极 的一个极薄 的 区域 。电子 刚从 阴极发 出 ,
能量很小 ,不能使气体分子 电离和激发 ,因而就不能发光 ,所 以是 暗 区。长度约有 1 毫
米 。
II 阴极光层 (Cat hode lay e r) :在 阿斯顿 暗 区之后 ,很微薄 的发光层 。 因为 电子经过 区域
I 被加速 ,具有 了较大 的能量 ,当这些 电子遇到气体分子 时 ,发生碰撞 ,电子 的一部分能量使
气体分子 的价 电子激发 ,当它们跳 回到基态 时 ,便辐射发光 。
III 阴极 暗 区 (Cat hode da rk s pace) :紧靠 阴极光层 ,两者不易 区分 。 由于 电子经过 区域
II 时 ,绝大部分没有和气体分子碰撞 ,因此 它所具有 的能量是 比较大 的 ,但 电子激发气体分子
的能量又必须是在一定 的范 围 内 ,能量超过这一范 围则激发 的儿率是很小 的。 因此形成 了一个
暗 区。在这一 区域 中 ,形成 了极 强 的正空 间电荷 ,结果绝大部分 的管压都集 中在这一 区域和 阴
极之 间。于是正 离子 以很大 的速度打 向阴极 ,因而从 阴极又脱 出电子 ,而这些 电子又从 阴极 向
疾风资料库()
阳极方 向运动 ,再产生如上所述 的激发和 电离 的过程 。实验 已经确定 ,阴极 暗 区的长度
d 与气体压 强 P 的乘积是一个 常数 。即 :
Pd =常数
因此 当气体压 强 降低 时 ,阴极 暗 区的长度增加 。
IV 负辉 区 ( Negat iv e g low) :它是 阴极 暗 区后 面一个最 明亮 的 区域 ,并与 阴极 暗 区有 明显
的分界 。这一 区域 ,形成 了较 强 的负空 间电荷 ,也就形成 了负 电场 。 由于这些 电子速度小 ,很
容易 附着在气体分子上 ,形成负 离子 ,并与从 阴极 暗 区扩散 出来 的正 离子复合 而发光 。负辉 区
中离开 阴极越远 ,光 的强度也越来越弱 ,最后消失 。
V 法拉第 暗 区 ( Fa raday da rk s pace) :它 由负辉 区过渡而来 ,比上述各 区厚 。它的形成是
由于 电子在负辉 区中已损失 了大部分能量 ,进入这一 区域 内已经没有足够 的动能来使气体分子
激发 ,所 以形成 暗 区。法拉第 暗 区与负辉 区界 限不 明显 ,与 阳辉 区之 间有 明显 的界 限。
以上 I 至 N 区是 阴极位 降 区 , I 至 V 区称 为 阴极部分 。
V I 正辉 区 ( Pos it iv e co lumn) :在法拉第 暗 区之后 出现一均匀光柱 ,亦称正柱 区。 因为 电
子在 电场 的作用下 ,通过法拉第 暗 区时 ,能量渐渐增加 ,但又不 断发生弹性碰撞 ,使 电子运动
方 向改变 ,进入正辉 区后 ,其速度将逐渐地接受麦克斯 韦分布律 。正辉 区又 叫等 离子 区 ,最主
要 的特点 : (1)气体 的高度 电离 (2)在等 离子 区内 ,带正 电和带负 电的粒子 的浓度几乎相等 ,
因而形成 的空 间电荷 ,实 际上等于零 。等 离子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