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荆门市2013届九年级五月调研考试语文试题.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荆门市2013年考试卷
: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好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3.非选择题用0.5mm的黑色墨水签字笔答在试题卡上每题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卷(选择题,共31分)
一、(10分,每题2分)
二、(12分,每题3分)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6-9题。6.项是A.生态美学研究生态学和美学的交叉部分,即人和自然的和谐关系
B.生态美学最终落脚于美学,它以美学为基础,是美学的一个分支
C.生态美学研究主体的人与客体的自然的共生、同构、同源的关系
D.生态美学是以体验、表达、理解等人文科学研究方法为其研究方法的
7.下列对生态美学得以成立的哲学基础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B.老子所说的“道”、庄子的“物我合一”,表达了人与万物和谐共生的思想,这也是生态美学得以成立的哲学基础
C.人与万物交换能量,离开自然界,人的生命无法延续,人与万物的这种同构、共生的关系,是生态美学得以成立的哲学基础
D.人与万物交换信息,人的情感反映源自改造自然万物,人与万物的这种同源关系,但也是生态美学得以成立的哲学基础
8.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B.万物荣人悦,万物衰人哀,表明人的情感受万物的支配,随万物的变化而变化
C.传统美学与西文现代美学的区别在于是否承认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抽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存在
D.生态美学是属于人文科学的范畴,科学实验的方法是不能解决生态美学的任何问题的
9.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
B.生态美学将以美学的视角来审视生态学,生态学与美学的发展将有赖于生态美学的发展
C.生态美学研究的深入将有利于发扬光大人类早期哲学、宗教典籍中万物生成的古老思想
D.生态美学将建立一个万物和谐共存、主体和客体并存、思维与感性并存、艺术与真理并存的世界
三、(9分,每题3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10-12题。
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②微斯人
③以其境过清 ④乃记之而去
A.探求 稍微 冷清 离开 B.探求 没有 冷清 离开
C.请教 没有 清白 走了 D.请求 一点点 冷清 离开
11.辨析下面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词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A.居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不可久居
B.是 是进亦忧退亦忧 问今是何世
C.去 乃记之而去 游人去而禽鸟乐
D.异 或异二者之为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12.对以上两个文段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予尝求古仁人之心”这句话朗读节奏的划分是“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B.“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运用了对偶、排比的修辞手法。
C.甲文中关于“先忧后乐”的名句常常被今人用来抒发自己伟大的政治抱负。
D.〖甲〗、〖乙〗两文的作者范仲淹、柳宗元都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第卷(非选择题,共89分)
四、(13分)
13.把第I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2分,共4分)
??。
???????????????▲
②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 ▲?????? ??????
14.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回答问题。(共5分)
▲ ?
②请你对这首诗中的名句进行赏析。(3分)
▲ ?
15.填空。(4分)(只需选做四题)
陶渊明的人生观和艺术追求可用《饮酒》中的诗句概括,这两句诗? ????▲ ???,
?? ???▲? ????。诗歌描绘景物,凝练深刻,王维在《使至塞上》中写塞外风光的诗句是:????▲?????? ▲???????。宴殊在《浣溪沙》中说明季节的变换,年华的交替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的诗句是:???? ▲????,??? ▲?????。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写敌人兵临城下,战云笼罩,使人透不过气来,而战士整装待发,志气还很旺盛的诗句是:??????? ▲??? ???,??????? ▲??????????。辛弃疾在《破阵子》中写到梦回营阵的诗句是:???▲ ???,????▲???。李清照在《醉花阴》里写出由于对丈夫的深切思念而忧愁而至消瘦的诗句是:??▲??? ???▲? ????。、(15分)
阅读下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