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城市综合体开发模式.pdf

发布:2015-08-05约1.28万字共1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无穷魅力闪耀 城市CBD ——城市综合体开发模式 ■编辑 张 斌 城市就是以一种综合形式出现在世人的面前,它 聚集了各种人流、物资和思想。随着时代的前进与 城市经济的发展,城市建设也由原来的简单聚集, 粗略规划,那种简单分散的建设模式,呈现出知识 城市建设的初级形态。随着人门生活水平的提高 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城市建设转向有序规划,产业 聚合,功能互补的综合模式,从而在建筑的整体功 能上出现了城市综合体。大型建筑综合体的复合 效应与整合能力可以吸引到大批金融机构、企业、 公司进驻。因为建筑综合体功能的齐全性、合理 性,为人们在此生活、居住、游戏、娱乐提供了便 利。本专题就介绍结合几个经典案例城市综合体 的开发模式。 前瞻战略研究模块 一、城市综合体概述 一个综合体建筑基本具备了现代城市的全部功能,所以也被称为 “城中之城”。 1、概念 所谓 “城市综合体”是将城市中的商业 、办公、居住、旅店、展览、餐饮、会议、文娱和交 通等城市生活空间的三项以上进行组合,并在各部分间建立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助益的能动关系, 从而形成一个多功能、高效率的综合体。这一概念所涉及到的问题已经深入到城市生活及城市、环 境与生态等多学科交织的系统工程,将面临传统生活模式、市政配套设施等多种挑战。 2、城市综合体与多功能建筑的差别 多功能建筑是数量与种类上的积累综合,这种综合不构成新系统的产生,局部增减无关整体 大局;城市综合体则是各组成部分之间的优化组合,并共同存在于一个有机系统之中。是处在一定 联系中的,与环境发生一定关系的各组成部分的统一整体。它是多种功能的系统化组合,使单个功 能克服了局限性,并在相互依存的基础上,创造了更为广泛与优越的整体功能;同时系统内部整体 与部分、功能与目标、系统与外部环境各对矛盾相互作用,促使系统向整体最优化的方向发展,从 而使之 “自我更新、经济和有生命力”。 3、综合体建筑的四大典型特征 特征一:超大空间尺度 城市建筑综合体是与城市规模相匹配,与现 代化城市干道相联系的,因此室外空间尺度巨 大。由于建筑规模和尺度的扩张,建筑的室内空 间也相对较大,一方面与室外的巨形空间和尺度 协调,另一方面则与功能的多样相匹配,成为多 功能的聚集焦点。 城市建筑综合体经统一规划设计,利用平 台、天桥等形成空间的流通和差异,创造了比模 块式建筑更丰富的空间。 20 《决策情报》总第66期 引领城市运营的四种开发模式 特 别 专 题 特征二:通道树型交通体系 通过地下层、地下夹层、天桥层的有机规划,将建筑群体的地下或地上的交通和公共空间贯 穿起来,同时又与城市街道、地铁、停车场、市内交通等设施以及建筑内部的交通系统有机联系, 组成一套完善的 “通道树型”(Access Tree)体系。这种交通系统形态打破了传统街道单一层面 的概念,形成丰富多变的街道空间。 特征三:现代城市景观设计 应用现代城市设计、环境与行为理论进行景观与环境设计是城市建筑综合体的重要特征。通 过标志物、小品、街道家具、植栽、铺装、照明等手段形成丰富的景观与宜人的环境。 特征四:高科技及其集成设施 建筑综合体既有大众化的一面,同时又是高科技、高智能的集合。其先进的设施充分反映出 科学技术的进步是这种建筑形式产生的重要因素。室内交通以垂直高速电梯、步行电梯、自动扶梯、 露明电梯为主;通讯由电话、电报、电传、电视、传真联网电脑等组成;安全系统通过电视系统、 监听系统、紧急呼叫系统、传呼系统的设置和分区得以保证。 4、发展历程 大多数城市一般都经历相似的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前工业化阶段 以劳动力密集型家庭小生产为主,城市经济活动局限于小型家庭企业范围,从业者主要是工 匠、小商贩、食品销售商及其他低层次服务业人员。 第二阶段:工业化阶段 经济活动部分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