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论文 体验科技力量,探索信息化教学.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体验科技力量,探索信息化教学
当我们满怀激情的步入21世纪,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如澎湃的春潮扑面而来。我们迫切需要更多的科技人才。当我国加入WTO以后,这种能力建设愈发显得重要。
对这种现代科技人才的培养,我们首先要从基础教育抓起。因此我们要着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掌握科学知识和技术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技能,更应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
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结合科技课教学,少先队大队部开展了三方面的科技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严谨求学,积极进取的精神。锻炼学生克服困难,解决矛盾的毅力,使学生逐步树立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同时提高学生的观察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在知识和技能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并逐步形成具有“一专多能”的有个性的特长生。
1.紧扣“科技兴农”战略,做好农业科技活动。
我校在这方面做得尤为突出。我们属于农村小学,为了让队员们更好地学科学、用科学,我校从小处着眼,注重向队员们传授最新的科技知识,激发他们广泛获取知识的热情。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围绕本地经济发展的需要,选择适合少先队员年龄特点的科技项目进行实验。结合我校实际,组织成立了
“农业科技”小组,建立了“科技农园”。每年都种上各种蔬菜。队员到图书室查资料,查找种植蔬菜的科学方法,没有的就自己买种植方面的书。对自己种植的蔬菜精心照料,并做好观察记录。发现病虫害及时治疗。队员们从活动中学到了很多农业方面知识。
2.掌握时代信息,抓好“电化”科技活动。
信息时代瞬息万变,电脑作为一种直观、形象的现代化手段,越来越多地使用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中。江泽民同志曾说过“国与国的竞争,归跟到底是人格的竞争,是创新能力的竞争,迎接未来科学技术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勇于创新。”如何创造性地开展少先队活动对少先队员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是摆在少先队工作者面前一个重要问题。因此我校将电脑多媒体引入少先队活动中,充分发挥电脑多媒体手段的直观性、形象性特点,创造性开展活动。
利用电脑查找活动资料,开办校园报、队员手绘小报、黑板报等。丰富了队员们的校园生活,提高了队员的技能水平。取得了较好的反响。通过信息技术课,让队员学会利用计算机这一信息技术的主要工具进行信息的收集、利用、交换、制作、和发送。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始终贯彻从生活中选取实例、再回到生活中去解决实际问题的原则。这些使队员产生了很浓厚的兴趣,渴望能更深层次地了解、掌握它们的使用方法。如:在计算机上画画、写文章或进行网上冲浪等。
在教学内容上,我们着力培养队员的学习兴趣。根据队员们的心理特征,有意识地介绍一些游戏软件、工具软件、优秀的辅助教学软件和作图方法等,让队员们在轻松的学习情景中了解、掌握相关的技能知识。我们这种现代化的教学模式是对传统少先队活动工作模式的创新,也是少先队工作新领域的拓展,对推进少先队创造性地开展科技活动起良好的推动作用。
同时,我们也利用校园广播室的广播设备进行宣传科技信息、传播科技知识,使队员们受益非浅。
3.“手脑”并用,搞好科技发明、制作。
为了适应开放式创新教育的需要,全面提高学生动脑、动手能力。我校成立了“手工制作、发明”活动小组。通过科技课的学习,结合生活实际,自己动脑、动手进行制作,搞小发明。在校内曾多次举办过手工制作展览。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有两名同学的小发明还被选送县参加了“科技小发明”评选活动。
科技课的教学是要对队员进行科学启蒙教育,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激发他们学习科学的浓厚兴趣,发展队员对大自然、对科学技术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学中以人类生活的自然环境为载体,使队员学习与日常生活联系密切的简单的科学知识和科学的基本方法。初步体验科学技术的发展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我们采用个人活动、小队活动、班级活动、大队活动的有机结合。以制作、绘画、拼摆、参观等为活动方式,进行科学实验、创造发明、科技制作,举办科技作品展览等。使队员在活动和实践中获取知识,增长学习能力。在活动的同时我们注重发展学生热爱大自然、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和审美情趣。感受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以及科学技术对人类和自然环境的影响。有机地把德育、科技能力、知识与技能三方面结合起来。
21世纪需要有一定能力水平的科技人才,需要具有一专多能的高素质人才。这就对我们提出了挑战。如何培养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呢?在现代化的教育理念下,我想我们应该做的就是努力给学生创设一种良好的发展氛围。给学生提供一种全新的学习观念,使之成为具有创新意识和综合能力的适合社会发展的人。
以上是我校少先大队在科技活动中的一点不成熟的做法。总之,我校的科技活动将在求新颖、求独特、求创新发展的基础上,扎扎实实地把它开展下去。让科技之花盛开在现代化建设的大花园里。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