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运用概念转变教学的策略.ppt

发布:2017-03-01约1.15千字共1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运用概念转变教学的策略 引导小学生认识地球与空间科学 张 俊 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 副教授 香港大学 博士候选人 儿童认识宇宙空间的意义 激发和满足儿童的好奇心、求知欲 奠定宇宙观、自然观的基础 有关地球和空间科学教学的难题 遥远的距离 不能直接观察 抽象的道理 无法参与体验 顽固的错念 很难发生转变 科学教育:概念转变的视角 儿童的朴素科学理论(前概念) 概念转变的方式 为概念转变而教 儿童的朴素科学理论从哪里来? 个人生活经验 社会文化经验 成人社会的信息 概念转变的方式 弱转变:渐进式的变化(如地球的心理模型) 强转变:不同本体论类别的转变 儿童关于地球的心理模型( Vosniadou, 1998) 为概念转变而教 为什么要提“为概念转变而教” 怎样才能做到“为概念转变而教” 概念转变教学的策略 合理呈现策略 桥梁策略 模型推理策略 多样化教学策略 认知冲突策略 元认知策略 认识论策略 自我修复策略 1. 合理呈现策略 教学呈现给学生的新概念或理论应该是合理的、有解释力的和明白易懂的(如:通过昼夜的变化规律来认识地球自转) Posner(1982)提出了儿童概念转变的四个条件: (1)学生要不满于自己已具有的概念; (2)学生对于新概念必须要有初步的了解; (3)新概念必须是有点合理的; (4)新概念必须是解释得通而且有预测力的 2. 桥梁策略 利用学生已有的正确概念并通过建立桥梁和新的概念或理论联系起来 (如:借助学生对相互作用的已有概念,帮助其理解万有引力) 3.模型推理策略 借助于模型进行推理(思想实验) (如:火山爆发;太阳、地球和月球的关系) 4. 多样化教学策略 用很多例子来挑战各种假设,而不是一种假设 研究表明,当新的信息从多方面冲击儿童的前概念时,最容易引发概念的转变。如认识地球的形状时,仅仅用重力作用挑战儿童是不够的(Hayes et al. ,2003 ) 5. 认知冲突策略 提供相反的经验或文本,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 6. 元认知策略 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概念 如何发展元认知能力? 在讨论或辩论中让学生表征自己的思维 预测、观察及解释(Kuhn, 2006) 提供反思和评估的机会 7. 认识论策略 发展学生的认识论方面的思考,即有关知识本质、学习本质的信念和理论,将有助于促进概念转变。学生关于知识和学习的理念越幼稚,越不倾向于修正其错误概念。 (如讨论科学的本质是什么,或什么是一个好的研究的标准) 8.自我修复策略 一旦学生克服其另有概念,就让他们投入到争论之中,可以有助于强化其新知识的表征。 谢谢大家!欢迎指正! 联系方式:zhangjun810@hku.hk * *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