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11章、12章 案例题讲解.doc

发布:2017-09-13约1.03万字共2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1章、12章 例题讲解 【案例一0】某企业的110kV变电所,地处海拔高度900m,110kV采用半高型室外配电装置,110kV母线高10m,35kV和10kV配电装置选用移开式金属封闭开关柜,室内单层布置,主变压器布置在室外。请回答下列问题: 1. 计算变电所的110kV系统工频过电压一般不超过下列哪一项数值?并说明依据和理由。 (A)94.6kV (B)101.8kV (C)126kV (D)138.6Kv 答案【 A 】 解答过程:依据DL/T 620-1997之4.1.1条b)款,110kV系统工频过电压一般不超过1.3p.u.。又依据3.2.2条,工频过电压的1p.u.=Um/。 ∴该工频过电压一般不超过1.3×126/=94.6 kV。 2. 该变电所110kV配电装置的防直击雷采用单支独立避雷针保护,如果避雷针的高度为30m,计算其在地面上和离地面10m高的平面上的保护半径分别为下列哪一项? (A)45m、20m (B)45m、25m (C)45.2m、20.1m (D)45.2m、25.1m 答案【 B 】 解答过程:依据DL/T 620-1997之5.2.1条或《配电手册》P857、858式13-46、13-48: 当h≤30m时,高度影响系数 P=1 地面上的保护半径 r = 1.5hp = 1.5×30 = 45m 10m高的平面上的保护半径 rx =(1.5h-2hx)p =(1.5×30-2×10)= 25m 【评论】 计算单支针的保护范围本不困难,但《配电手册》P858有一个笔误。高度影响系数:当h≤30m时,P=1(书中误为h<30m);30<h≤120m时,。如将30m代入式中,则P=1.004;则保护范围分别增大0.2m和0.1m。 避雷针的保护范围是实测结果;所有的“计算方法”都是用一条近似曲线来描绘它。(如直线、折线、圆弧等。) 在30m这一点,保护范围应该是连续的;1.004不过是曲线回归式的微小误差而已。这本不是原则问题。但把它作为“考点”,无限“上纲”,倒是居心叵测了! 我们向去年因手册错误被扣两分而落榜的无辜工程师深表歉意! 3. 该变电所10kV出线带有一台高压感应电动机,其容量为600kW,确定开断空载高压感应电动机的操作电压一般不超过下列哪项数值?并说明依据和理由。 (A)19.6kV (B)24.5kV (C)39.2kV (D)49kV 答案【 B 】 解答过程:依据DL/T 620-1997之4.2.7条,开断空载高压感应电动机的操作电压一般不超过2.5p.u.;又依据3.2.2条,操作过电压的1p.u.=Um/。 ∴该操作电压一般不超过2.5××12/=24.5kV。 4. 该变电所的10kV系统为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当连接有中性点接地的电磁式电压互感器的空载母线,因合闸充电或在运行时接地故障消除等原因的激发,使电压互感器饱和而铁磁谐振过电压,请判断下列为限制此过电压的措施哪项是错误的?并说明依据和理由。 (A)选用励磁特性饱和点较高的电磁式电压互感器 (B)用架空线路代替电缆以减少XCo,使XCo≤0.06Xm(Xm为电压互感器在线电压作用下单相绕组的励磁电抗) (C)装设专门的消谐装置 (D)10 kV电压互感器高压绕组中性点经Rp.n≥0.06Xm(容量大于600W)的电阻接地 答案【 B 】 解答过程:依据DL/T 620-1997之4.1.5条d)款,。 选项B有两处错:0.06应为0.01;用架空线将增加而不是减少电抗。 【提示】 XCo为系统每相的对地分布容抗。 5. 确定在选择110 kV变压器时,变压器的内绝缘相对地和相间的雷电冲击耐受电压应为下列哪项?请说明依据和理由。 (A)200 kV、200 kV (B)395 kV、395 kV (C)450 kV、450 kV (D)480 kV、480 kV 答案【 D 】 解答过程:依据DL/T 620-1997之10.4.5条表19,变压器内绝缘的雷电冲击耐受电压应为480kV(内绝缘取分母数据)。 【案例二0】某110 kV变电站采用全户内布置,站内设三台主变压器,110 kV采用中性点直接接地方式。变电站内仅设一座综合建筑物,建筑物长54米,宽20米,高18米;全围墙长73米,宽40米。变电站布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假定该变电站所在地区年平均雷暴日为87.6d/a,变电站综合楼的年预计雷击次数为下列哪一项? (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