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产品工艺实训指导书_1419837580.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电子产品工艺实训指导书
湖南理工职业技术学院
二○○九 年 六 月
一、实训目的
通过电子产品生产实训,使学生熟练掌握手工焊接技能技巧,掌握PCB设计制作方法,熟悉其生产工艺。熟悉电子产品生产工艺流程,掌握生产工艺技术。
二、安全操作规程
(一)焊接生产安全操作规程
1、不要惊吓正在操作的人员,不要在车间内打闹。
2、烙铁头在没有确信脱离电源时,不能用手摸。
3、烙铁头上多余的焊锡不要乱甩,特别是往身后甩危险更大。
4、焊接过程中暂不使用电烙铁时,应将其置于专用支架上,避免烫坏导线或其他物件。
5、拆焊有弹性的元器件时,不要离焊点太近,并使可能弹出焊锡的方向向外。
6、插拔电烙铁等电器的电源插头时,要手拿插头,不要抓电源线。
7、用螺丝刀拧紧螺钉时,手不可触及螺丝刀的金属部分。
8、用剪线钳剪断小导线时,要让线头飞出方向朝向工作台或空地,不可朝人或设备。
9、不可用手触摸电路中的发热元器件,避免烫伤或触电。
10、工作场所要讲究文明生产,各种工具、设备摆放合理、整齐,不要乱摆、乱放。
(二)调试生产安全操作规程
1、测试仪器要定期检查,仪器外壳及可接触部分不应带电。凡金属外壳仪器,必须使用三孔插座,并保证外壳良好接地。电源线一般不超过2m,并具有双重绝缘。
2、测试仪器通电前,应检查测试仪器工作电压与市电是否相符。检查仪器面板各开关、旋钮、插孔等是否移动或滑位。遇到开关、旋钮转动困难不可用力扳转,以免造成损坏。
3、测试仪器通电应注意观察仪器的工作情况,检查有无不正常现象。
4、带有风扇的仪器如通电后风扇不转或有故障,应停机检查。
5、功耗较大的仪器(500W)断电后,应冷却一段时间再通电(一般3~10min,功耗越大时间越长),避免烧断保险丝或仪器零件。
6、测试仪器使用完毕,应先切断测试仪器的电源开关,然后拔掉电源线。禁止只拔掉电源线而不切断测试仪器开关的简单做法。
三、带告警装置的断电定时器的整机装配
(一)准备工序
1、导线的加工
按工艺要求分别作剪切、剥头、捻头、浸锡处理。然后检查。
(1)剥头不应损坏芯线与绝缘层。
(2)捻头不应捻伤芯线。
(3)浸锡后导线应光洁、均匀,不允许有毛刺、烫焦绝缘层及表面有起泡现象。
(4)导线加工后不应有弯曲现象。
2、元器件引出脚的加工
元器件引出脚按加工工艺要求及浸锡工艺要求对电阻器、电容器、晶体管引脚进行加工。加工后检查:
(1)剪脚长度应在2mm左右,不得超长或超短;剪脚时,二极管极性不得搞错。
(2)引出脚浸锡后不得有起泡、头粗等现象;不能烫焦表面或损坏保护层。
(3)引脚折弯应符合工艺要求,没有损坏器件表面或损坏保护层。
3、组合件加工
(1) 把引脚去氧化层后镀锡。
(2)扬声器的安装、导线连接、整理工序进行。
装接后检查:
(1)继电器不能有松动现象。
4、印制板的安装
将各元器件按电路原理图插好,并按焊接工艺要求一一焊好。
(二)总装
本机可按电路板、继电器,电阻,电容、导线连接安装。
装接后检查:
(1)元器件装配是否正确。
(2)紧固件是否漏装、错装。
(3)塑料件、组合件中是否有破裂或弯曲现象。
(4)焊接是否有错焊、漏焊与硬点现象。焊点是否符合工艺要求;铜箔是否被烫坏或脱离基板。
(5)整机扳上元器件、零部件排列是否整齐。
四、工艺文件的编制与填写
(一)典型格式文件的填写
工艺文件的格式规定为23种格式,工厂日常工艺文件常用的格式有以下9种:
1、封面
作为产品全套工艺文件装订成册的封面。在“共××册”中填写全套工艺文件的册数;“第××册”填写本册内容在全套工艺文件中的序数;“共××页”填写本册所有的页数;型号、名称、图号均填写产品型号、名称、图号;“本册内容”填写本册的主要工艺内容的名称;最后执行批准手续,并且填写批准日期。
2、工艺文件目录
工艺文件目录供装订成册的工艺文件编写目录用,填写中“文件代号”栏填写文件的简号,不必填写文件的名称;其余各栏按标题填写,填写零、部、整件的图号、名称及其页数。
3、工艺路线表
该表是产品的整件、部件、零件在加工、准备过程中工艺路线的简明显示,供企业有关部门作为组织生产的依据。
“装入关系”栏,以方向指示线显示产品零、部、整件的装配关系;“部件用量”栏,填写与产品明细表相对应的数量;“工艺路线及内容栏,填写整件、部件、零件加工过程中各部门及其工序的名称或代号。
4、导线及扎线加工表
该表是导线及扎线的剪切、剥头、浸锡加工和装配焊接的依据。“编号”栏,填写导线的编号异味线扎图中导线的编号;其余各栏按标题填写导线材料的名称、规格、颜色、数量;“长度”栏,填写导线的剥线尺寸能剥头的长度尺寸,通常A端为长端,B端为短端;“去向、焊接处”栏,填写导线焊接的去向;空白栏处供画简图用。
5、配套明细表
该表是编制装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