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最新国际会计准则IAS12.doc

发布:2017-01-25约6.49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国际会计准则第12号-所得税会计》 目录 一、?概述 二、范围 三、定义 四、应税所得和会计收益的差异 五、纳税影响的会计方法 六、递延法 七、负债法 八、?适用性 九、?递延税款借项 十、?应税亏损 十一、资产的价值重估 十二、?附属公司和联营企业的未分配盈余 十三、?财务报表的呈报 十四、?揭示 十五、?纳税或有事项 十六、?过渡性规定 十七、?生效日期 一、概述 《国际会计准则第12号-所得税会计》(1979年7月公布,1994年11月格式重排) IAS 12–Income Taxes 首次生效时间 1981年1月1日 最新修订时间 1994年11月 修订历史 1979年7月公布,1994年11月格式重排 同时废止 本法规当前有效 二、范围   1.本号准则适用于财务报表中对所得税的会计处理,包括对一个会计期内有关所得税支出或减免金额的确定以及这项金额在财务报表中的列示。   2.本号准则不涉及政府补助金或投资税款抵免的会计处理方法。下列税款也未考虑包括在本号准则的范围之内:   (l)退还给企业的所得税款(仅限于当据以计税的收益金额以股利形式分配时);   (2)企业在分配股利时缴纳的、可抵减企业应交所得税的税款。告的会计收益之间的关系,可能不能代表税率的当前水平。 三、定义   3.本号准则所使用的下列术语,具有特定的含义:   会计收益,是指在扣除有关所得税支出或加上有关所得税减免之前,损益表上所报告的包括非常项目在内的本期损益总额。   本期税款费用或税款减免,是指在损益表中借记或贷记的税款金额,不包括与本期损益表未涉及的那些项目有关的以及分配到那些项目中的税款金额。   应税所得(应税亏损),是指根据税务当局制定的法规确定的、据以确定应付(应退)税款准备的本期损益额。   应付税款准备,是指根据本期的应税所得确定的在当前应付的税款金额。   时间性差异,是指由于一些收人和费用项目包括在应税所得中的期间和包括在会计收益中的期间不一致而产生的一个期间内的应税所得和会计收益之间的差异。时间性差异发生在某一期间,但在以后的一个或若干期间内可以转回。   永久性差异,是指发生在当期且在以后的期间内不能转回的一个期间内的应税所得和会计收益之间的差异。 四、应税所得和会计收益的差异   4.应付税款准备是根据税务当局制定的关于确定应税所得的法规来计算的。在许多情况下,这些法规与用于确定会计收益的会计政策不同。这种差别的影响是,应付税款准备和财务报表所报告的会计收益之间的关系,可能不能代表税率的当前水平。   5.应税所得和会计收益之间产生差异的一个原因是,某些项目包括在一种计算中被认为是适合的,却被要求不包括在另一种计算中。例如,在许多税务制度中,一些捐赠项目在确定应税所得时不允许被扣除,但这种金额在确定会计收益时却可能可以被扣除。这样的差异称为“永久性差异”。   6.应税所得和会计收益之间产生差异的另一个原因是、在确定这两种金额时,需考虑的某些项目包括在不同期间的计算中。例如,会计政策可能作出特别规定,在商品或劳务交付时应将某些收入包括在会计收益中,但税务法规可能会要求或允许在收取现金时才将这些收入包括在应税所得中。包括在会计收益和应税所得中的这些收入的总额最后总是相同的,但包括的期间却不同。又如,用于确定应税所得的折旧率与用于确定会计收益的折旧率可能不同。这种差异称为“时间性差异”。   7.当将利得或损失直接贷记或借记股东权益帐户时,时间性差异和永久性差异也可能会产生。   8.时间性差异的产生和转回可能涉及一个以上的会计期间。关于这些时间性差异的性质和金额的信息常被认为对财务报表使用者是有用的。但是,反映时间性差异的影响的方法是各种各样的。有时将这种信息包括在财务报表附注中,有时则将这些差异的影响通过纳税影响的会计方法来加以反映。   9.对财务报表中个别资产的重新估价或现值会计的一般应用,可能会导致应税所得和会计收益之间的差异。此种情况在第 31-33段中阐述。 五、纳税影响的会计方法   10.本期税款费用应在纳税影响的会计方法的基础上,使用递延法或负债法来确定。所用的方法应予以揭示。   11.根据纳税影响的会计方法,所得税被视为企业在获取收益时发生的一种费用,并应随同与它们有关的收入和费用计入同 一期间内。时间性差异所产生的纳税影响应包括在损益表的税款 费用以及资产负债表的递延税款余额中。很多国家在所得税会计中采用纳税影响的会计方法。常用的方法称为递延法和负债法。 六、递延法   12.在递延法下,当期的时间性差异的纳税影响,应予以递延并分配给时间性差额转回的未来各个期间。由于资产负债表上递延税款的余额,并不被认为代表收款的权利或付款的义务,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