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置沿革剖析.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目 录
概 述3
一、建置沿革3
二、行政区域变化3
三、行政街设置4
四、建区以来天河区领导人情况4
1984--2007大事记11
1984年大事记 11
1985年大事记12
1986年大事记15
1987年大事记17
1988年大事记22
1989年大事记26
1990年大事记32
1991年大事记37
1992年大事记39
1993年大事记43
1994年大事记45
1995年大事记48
1996年大事记50
1997年大事记52
1998年大事记54
1999年大事记58
2000年大事记62
2001年大事记67
2002年大事记82
2003年大事记95
2004年大事记107
2005年大事记123
1
2006年大事记138
2007年大事记154
专题大事记167
天河区国有、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改革167
天河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168
撤村改制169
孙志刚事件171
猎德村整体改造173
后 记182
2
概 述
天河区成立于1985年,位于广州市老城区东部,2007年区域范围:东到吉
山狮山、前进深涌一带,与萝岗区、黄埔区相连;南到珠江,与海珠区隔江相望;
西到广州大道与越秀区相接;北到筲箕窝,与白云区相邻,总面积137.38平方
公里,全区户籍人口19.1285万户,69.0014万人,外来暂住人口72.9724万人,
总人数141.9738万人。
2007年天河区地区生产总值1204.63亿元,同比增长14.7%,一般预算财政
收入23.27亿元,增长14.6%,全年税收收入194.13亿元,增长23.7%。
一、建置沿革
天河历史源远流长,早在四五千年前就有人类居住,在区东北部龙洞村的飞
鹅岭,发现新石器时期的石斧、石箭镞及陶器和生活遗址。有历史学者认为,龙
洞人是广州人的祖先。因此,龙洞又被称作 “广州第一村”。
唐朝贞观年间 (627~649年)龙眼洞村建有庙宇。南宋时区内大部分村落
陆续形成,村民多是从中原南迁而来。
天河区历史上有沙河镇和东圃镇,清代属番禺县鹿步司管辖,民国时期基本
上属番禺县第四区管辖。建国后,辖区隶属曾多次变更:沙河镇地区先后隶属于
广州市沙河区、石牌区、冼猎杨区、白云区、东区和郊区;东圃镇地区先后隶属
于番禺县、郊区和黄埔区。1956年6月后,全区曾一度归属广州市郊区。1960
年5月至1962年5月、1973年2月至1973年10月,东圃镇地区两次转归黄埔
区。1973年10月至1985年5月建区前,辖区全部属广州市郊区。
1985年5月24 日,天河区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从广州市郊区分出来,成为
广州市辖行政区。区机关设在云鹤南街17号。
二、行政区域变化
1985年5月新建区时,只有两镇四街:沙河区 (镇)、东圃区 (镇)、沙河
街、五山街、员村街、车陂街,面积102.5平方公里,人口20.04万人。此后辖
区经过多次变化。1987年9月,同和镇 (由同和乡和京溪乡组成)划归白云区
3
管辖。1992年4月,杨箕村从东山区划归天河区。1994年2月,原市农工商联
合总公司凤凰农工商公司属下的柯木塱、渔沙坦两行政村划归天河区。1994年8
月,沙东村二队 (自然村)从东山区划归天河区。2000年9月,原属广州市新
塘农工商公司的新塘、沐陂、凌塘、玉树4个行政村移交给天河区。2005年6
月7 日,登峰街和杨箕村划归越秀区,新塘街的玉树村划归萝岗区。
三、行政街设置
随着天河区城市化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