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5章 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合同管理.docx

发布:2021-10-05约8.96千字共1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5章 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合同管理 第五章建立工程勘察设计合同管理 理解:设计合同的违约责任。 熟识:发包人应为勘察人供应的现场工作条件;设计合同的生效、变更与终止。 把握:发包人订立设计合同时应供应的资料和托付工作范围;设计合同履行过程中双方的责任。 第一节勘察设计合同概述 一、勘察设计合同概念 建立工程勘察合同是指依据建立工程的要求,查明、分析、评价建立场地的地质地理环境特征和岩土工程条件,编制建立工程勘察文件的协议。 建立工程设计合同是指依据建立工程的要求,对建立工程所需的技术、经济、资源、环境等条件进展综合分析、论证,编制建立工程设计文件的协议。 为了保证工程工程的建立质量到达预期的投资目的,施行过程必需遵循工程建立的内在规律,即坚持先勘察、后设计、再施工的程序。 为了保证勘察、设计合同的内容完备、责任明确、风险责任分担合理,建立部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在2000年公布了建立工程勘察合同示范文本和建立工程设计合同示范文本。 二、勘察设计合同示范文本〔理解〕 (一)勘察合同示范文本 勘察合同范本根据托付勘察任务的不同分为两个版本 (二)设计合同示范文本 设计合同分为两个版本。 其次节勘察设计合同的订立 一、勘察合同的订立 根据范本订立勘察合同时,双方通过协商,应依据工程工程的特点,在相应条款内 明确以下方面的详细内容。 (一)发包人应供应的勘察根据文件和资料 (1)供应本工程批准文件(复印件),以及用地(附红线范围)、施工、勘察答应等批件(复印件); (2)供应工程勘察任务托付书、技术要求和工作范围的地形图、建筑总平面布置图; (3)供应勘察工作范围已有的技术资料及工程所需的坐标与标高资料; (4)供应勘察工作范围地下已有埋藏物的资料(如电力、电讯电缆、各种管道、人防设施、洞室等)及详细位置分布图; (5)其他必要的相关资料。 (二)托付任务的工作范围 (1)工程勘察任务(内容)。可能包括:自然条件观测;地形图测绘;资源探测;岩土工程勘察;地震平安性评价;工程水文地质勘察;环境评价;模型试验等。 (2)技术要求。 (3)估计的勘察工作量。 (4)勘察成果资料提交的份数。 (三)合同工期 合同商定的勘察工作开头和终止时间 (四)勘察费用 (1)勘察费用的预算金额; (2)勘察费用的支付程序和每次支付的百分比。 (五)发包人应为勘察人供应的现场工作条件〔熟识〕 依据工程的详细状况,双方可以在合同内商定由发包人负责保证勘察工作顺当开展应供应的条件,可能包括: (1)落实土地征用、青苗树木赔偿; (2)撤除地上地下障碍物; (3)处理施工扰民及影响施工正常进展的有关问题; (4)平整施工现场; (5)修好通行道路、接通电源水源、挖好排水沟渠以及水上作业用船等。 (六)违约责任 1.担当违约责任的条件。 2.违约金的计算方法等。 (七)合同争议的最终解决方式、商定仲裁委员会的名称 二、设计合同的订立 根据范本订立民用建筑设计合同时,双方通过协商,应依据工程工程的特点,在相应条款内明确以下方面的详细内容。 (一)发包人应供应的文件和资料〔把握〕 1.设计根据文件和资料 (1)经批准的工程可行性讨论报告或工程建议书; (2)城市规划答应文件; (3)工程勘察资料等。 发包人应向设计人提交的有关资料和文件在合同内需商定资料和文件的名称、份数、提交的时间和有关事宜。 2.工程设计要求 (1)工程的范围和规模; (2)限额设计的要求; (3)设计根据的标准; (4)法律、法规规定应满足的其他条件。 (二)托付任务的工作范围〔把握〕 (1)设计范围。合同内应明确建立规模,具体列出工程分项的名称、层数和建筑面积。 (2)建筑物的合理用法年限设计要求。 (3)托付的设计阶段和内容。可能包括方案设计、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的全过程,也可以是其中的某几个阶段。 (4)设计深度要求。设计标准可以高于国家标准的强迫性规定,发包人不得要求设计人违背国家有关标准进展设计。方案设计文件应当满足编制初步设计文件和掌握概算的需要;初步设计文件应当满足编制施工招标文件、主要设备材料订货和编制施工图设计文件的需要;施工图设计文件应当满足设备材料选购、非标准设备制作和施工的需要,并注明建立工程合理用法年限。详细内容要依据工程的特点在合同内商定。 (5)设计人协作施工工作的要求。包括向发包人和施工承包人进展设计交底;处理有关设计问题;参与重要隐藏工程部位验收和开工验收等事项。 (三)设计人交付设计资料的时间 (四)设计费用 合同双方不得违背国家有关最低收费标准的规定,任意压低勘察、设计费用。合同内除了写明双方商定的总设计费外,还需列明分阶段支付进度款的条件、占总设计费的百分比及金额。 (五)发包人应为设计人供应的现场效劳 可能包括施工现场的工作条件、生活条件及交通等方面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