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新初三数学第二章相似图形.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相似图形
第九课时
课 题§4.1.1 线段的比(一)第1课时共2课时教 学
目 标教学知识点:1.知道线段比的概念;2.会计算两条线段的比.能力训练要求:会求两条线段的比.情感与价值观要求:通过有关比例尺的计算,让学生懂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从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重 点会求两条线段的比.难 点会求两条线段的比,注意线段长度的单位要统一.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大家见到过形状相同的图形吗?请举出例子来说明.
举出的这些例子都是形状相同、大小不同的图形,即为相似图形.本章我们就要研究相似图形以及与之有关的问题.从两个大小不同的正方形来看,它们之所以大小不同,是因为它们的边长的长度不同,因此相似图形与对应线段的长度有关,所以我们首先从线段的比开始学习.
二、新课讲解
1.两条线段的比的概念
回忆什么叫两个数的比?怎样度量线段的长度?怎样比较两线段的大小?
如果选用同一个长度单位量得两条线段AB、CD的长度分别是m、n,那么就说这两条线段的比 AB∶CD=m∶n,或写成=,其中,线段AB、CD分别叫做这两个线段比的前项和后项.
如果把表示成比值k,则=k或AB=k·CD.
注意:在量线段时要选用同一个长度单位.
2.做一做
量出数学书的长和宽(精确到0.1cm),并求出长和宽的比.
改用m作单位,则长为0.211m,宽为0.148m,长与宽的比为0.211∶0.148=211∶148
只要是选用同一单位测量线段,不管采用什么单位,它们的比值不变.
3.求两条线段的比时要注意的问题
(1)两条线段的长度必须用同一长度单位表示,如果单位长度不同,应先化成同一单位,再求它们的比;
(2)两条线段的比,没有长度单位,它与所采用的长度单位无关;
(3)两条线段的长度都是正数,所以两条线段的比值总是正数.
问:两条线段长度的比与所采用的长度单位有没有关系?(学生讨论)
(答:线段的长度比与所采用的长度单位无关)
4.例题
在某市城区地图(比例尺1∶9000)上,新安大街的图上长度与光华大街的图上长度分别是16cm、10cm.
(1)新安大街与光华大街的实际长度各是多少米?
(2)新安大街与光华大街的图上长度之比是多少?它们的实际长度之比呢?
三、随堂练习
1.在比例尺为1∶8000的某学校地图上,矩形运动场的图上尺寸是1cm×2cm,矩形运动场的实际尺寸是多少?(长为160m,宽为80m)
四、活动与探究
为了参加北京市申办2008年奥运会的活动,如果有两边长分别为1,a(其中a>1)的一块矩形绸布,要将它剪裁出三面矩形彩旗(面料没有剩余),使每条彩旗的长和宽之比与原绸布的长和宽之比相同,画出两种不同裁剪方法的示意图,并写出相应的a的值.
(a=;a=;a=;a=)
第十课时
课 题§4.1.2 线段的比(二)第2课时共2课时教 学
目 标教学知识点:1.知道比例线段的概念;2.熟记比例的基本性质,并能进行证明和运用.能力训练要求:1.通过变化的鱼来推导成比例线段,发展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2.通过例题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灵活运用能力.情感与价值观要求:认识变化的鱼,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并通过有趣的图形,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重 点成比例线段的定义;比例的基本性质及运用.难 点比例的基本性质及运用.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上节课学习了两条线段的比,本节课就来研究比例线段.
二、新课讲解
1.成比例线段的定义
你还记得八年级上册中“变化的鱼”吗?如果将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非零数,那么用线段连接这些点所围成的图形的边长如何变化?
图(见课本图4-2)中的鱼是将坐标为(0,0),(5,4),(3,0),(5,1),(5,-1),(3,0),(4,-2),(0,0)的点O,A,B,C,D,B,E,O用线段依次连接而成的;(2)中的鱼是将(1)中鱼上每个点的横坐标,纵坐标都乘以2得到的.
(1)线段CD与HL,OA与OF,BE与GM的长度分别是多少?
(2)线段CD与HL的比,OA与OF的比,BE与GM的比分别是多少?它们相等吗?
(3)在图(2)中,你还能找到比相等的其他线段吗?
由上面的计算结果,对照比例的概念,请说出怎样的四条线段叫做成比例线段?
四条线段a,b,c,d中,如果a与b的比等于c与d的比,即,那么这四条线段a,b,c,d叫做成比例线段,简称比例线段.
2.比例的基本性质
两条线段的比实际上就是两个数的比.如果a,b,c,d四个数满足,那么ad=bc吗?反过来,如果ad=bc,那么吗?与同伴交流.
如果,那么ad=bc。
若ad=bc(a,b,c,d都不等于0),那么.
3.线段的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