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详细知识点.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二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长度单位
1.1 统一长度单位
1、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让学生在具体活动中用不同的物品作计量单位去测量同一长度,来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1.2 认识厘米 用厘米量
1、认识尺子并知道尺子的作用,能用尺子进行正确地测量物体。(限整厘米)
2、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了解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3、在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
第二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2.1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
1、在具体情境下,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时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初步掌握笔算加法的法则,能熟练的计算。
3、培养学生认真、仔细、书写工整的习惯。
2.2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
1、通过学生的交流,发现100以内两位数进位加法的多种计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性。
2、能选择合理的算法,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3、能运用数学知识尝试解决问题。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
2.3 两位数加两位数练习课
1、巩固两位数与两位数的加法运算,加深加法意义的理解,为退位减法的学习做准备。
2、让学生有机会在不断探索和创造的气氛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3、引导学生在辨识的练习中体验数学学习的趣味性、挑战性,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能力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4 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
1、创设情景,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逐步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2、鼓励学生进行算法探索,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3、结合情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5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
2、通过情景的创设,增强学生的爱国这情。
2.6 两位数减两位数(练习课)
1.通过练习,使学生掌握两位数与两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较正确、熟练地计算两位数与两位数的??减法。
2.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检查能力,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
2.7 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
1、引导学生学习用减法解决“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的问题。
2、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3.培养学生的数学生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8 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练习课)
1、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的简单问题。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9 连加、连减
1、通过同学间的交流,掌握用竖式连写的方法,会正确计算三个数的加、减法。
2、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计算习惯。
3、巩固100以内的加、减法。
2.10 加减混合
1、使学生探索并初步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的方法。
2、发展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2.11 加、减法估算
1、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加、减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
2、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培养数感,体会算法多样化的思想。
2.12 整理与复习
1、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100以内数的加减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2、通过练习,培养学生提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分析、概括、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2.13 我长高了
1、进一步巩固对长度单位的实际感知,巩固测量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互相合作的精神。
2、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对统计知识的掌握,并通过统计表获得一些有用的信息。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第三单元 角的初步认识
2.1 角的初步认识
1、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2、结合生活情景能辨认角。
2.2 直角的初步认识
结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动,学生初步认识直角,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2.3角在生活中的应用
紧密结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动,学生充分感受到角和直角在生活中的应用。
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
4.1 乘法的初步认识
1、通过动手操作等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乘法的含义。
2、认识乘号、因数、会读写乘法算式。
4.2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使学生知道乘法算式中的各部分名称,被乘数和乘数在乘法算式中的位置。会正确地写出乘法算式。
4.3 练习课(一)
1、通过动手操作等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乘法的含义。
2、会读写乘法算式。
4.4 练习课(二)
使学生熟悉乘法算式中的各部分名称,因数和因数在乘法算式中的位置。会正确地写出乘法算式。
4.5 5的乘法口诀
1、学生知道5的乘法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