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石流工程地质场地勘察.ppt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泥石流地区工程地质场地勘察;;;典型的泥石流示意图;;点击添加小标题;2003年7月11日22时,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丹巴县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造成51人死亡,另有71人被困。这是灾情最严重的水卡子村损毁严重的民房。 ;2006年5月24日,泰国北部地区发生了洪水和泥石流灾害。;四川德昌县遭受泥石流;2.泥石流形成的基本条件;泥石流的形成,必须同时具备三个基本条件:(1)有利于贮集、运动和停淤的地形地貌条件;(2)有丰富的松散土石碎屑固体物质来源;
(3)短时间内可提供充足的水源和适当的激发因素。; 地形地貌条件
地形上具备山高沟深,地形陡峻,沟床纵度降大,流城形状便于水流汇集。地貌上,泥石流的地貌一般可分为形成区、流通区和堆积区三部分。
上游形成区的地形多为三面环山,一面出口的瓢状或漏斗状,地形比较开阔、周围山高坡陡、山体破碎、植被生长不良,这样的地形有利于水和碎屑物质的集中;
中游流通区的地形多为狭窄陡深的峡谷,谷床纵坡降大,使泥石流能迅猛直泻;
下游堆积区的地形为开阔平坦的山前平原或河谷阶地,使堆积物有堆积场所。;I-形成区;II-流通区;III-堆积区; 松散物质来源条件(地质条件)
泥石流常发生于地质构造复杂、断裂褶皱发育,新构造活动强烈,地震烈度较高的地区。
地表岩石破碎,崩塌、错落、滑坡等不良地质现象发育。为泥石流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固体物质来源;另外、岩层结构松散、软弱、易于风化、节理发育、或软硬相间成层的地区,因易受破坏,也能为泥石流提供丰富的碎屑物来源;一些人类工程活动,如滥伐森林造成水土流失,开山采矿、采石弃渣等,往往也为泥石流提供大量的物质来源。;侏罗系红层中发育的
侵蚀地貌类型土林); 水源条件(水文气象条件)
水既是泥石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泥石流的激发条件和搬运介质(动力来源),泥石流的水源,有暴雨、水雪融水和水库(池)溃决水体等形式。我国泥石流的水源主要是暴雨、长时间的连续降雨等。; 人为活动(激发因素);3.泥石流的工程分类;(2)定量指标
在泥石流类别的基础_上又划分为三个亚类:即破坏程度为严重、??等、轻微的泥石流。
划分依据:流域面积;
固体物质一次冲 出量;
泥石流沟谷的爆发流量;
泥石流堆积区的面积;泥石流工程分类;点击输入标题内容;4 泥石流勘察与场地评价;(一)城镇与场地勘察的内容
城镇与房屋建筑一般都位于泥石流的堆积区,相对于形成区和流通区来说,堆积区地形较开?阔平坦,交通运输也较方便。
泥石流勘察调查的内容,包括搜集区域资料和实地工程地质测绘与调查访问,并辅以必要的勘探及有关指标的测定与计算工作。
搜集区域资料的内容有:区域地形图、航(卫)片、水文、气象、地层岩性和地质构造分布、历史地震、历史泥石流发育概况以及人类活动资料等。通过资料分析,籍助于了解泥石流沟的流域面积和地形地貌特征,初步掌握泥石流的形成条件,并了解泥石流发生、发展过程及整治的经验教训。;工程地质测绘与调查访问是泥石流勘察的主要内容。在分析区域地质资料的基础上进行泥石流沟流域的工程地质测绘,按地形条件分区进行调查。
测绘比例尺,对全流域宜采用1∶50 000,工程场地及其附近采用1∶2 000~1∶10 000。
形成区是测绘调查的重点。应调查流域汇水范围内地层岩性及其风化情况,风化物质及厚度、堆积物部位;地质构造型式,断裂破碎带展布;冲沟切割的深度、宽度和密度,山坡稳定性,崩塌、滑坡的发育程度、分布范围和规模;植被和水土保持状况;人类活动(开矿弃碴、修路切坡、砍伐森林、开荒放牧等)的影响。应预估可供泥石流固体松散物储量。 ;在流通区,应查明沟谷的长度、形态、横断面类型、沟床纵坡度、跌水、急弯等;两侧沟谷的岩性及其稳定性,崩塌、滑坡发育情况;沟槽中冲淤均衡及变迁情况;泥石流痕迹(泥位、擦痕),截弯取直及阻塞地段的堆积等。
在堆积区,要查明堆积扇的形态、扇面纵横坡度,堆积物的成分、性质、厚度、层次、结构及密实程度;堆积扇被江河、冲沟的切割情况及发展趋势;当地防治泥石流的经验及已有的建筑经验。 ;泥石流发生过程及泥痕的调查与鉴别,应与工程地质测绘同时进行。
泥石流发生过程主要通过访问当地居民详细回忆暴发泥石流时的具体情况。
访问内容有:泥石流暴发的时间、规模、有无阵流现象、大致物质组成以及大石块的漂浮、流动情况;泥石流暴发前的降雨情况、暴雨出现的时间、强度及其延续时间,或高山气温骤升、冰川、积雪的分布、消融情况;是否发生过地震、大滑坡;泥石流的危害情况等。
泥痕的调查与鉴别是查明泥石流类型、性质和规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