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泰州市智堡实验学校2012~2013学年第1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历史试题.doc

发布:2017-06-08约4.06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 PAGE \* MERGEFORMAT 5页 泰州市智堡实验学校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七年级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相传, 建造宫室,制作衣裳,还教人们挖井,发明舟车,为后世的衣食往行奠定了基础 A.黄帝 B.尧 C.舜 D.禹 2.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朝代更替是人们共知的客观事实。从某种意义上说,一部中国古代史,就是一部朝代兴亡史。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第一个奴隶制国家)是 A.清朝 B.夏朝 C.唐朝 D.商朝 3.中国的汉字姓氏中,有许多起源于祖先的封地、封国,与这种现象直接相关的制度是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三公九卿制 4.历史典故“烽火戏诸侯”讲述的是诸侯因义务所在,看见烽火点燃,蜂拥而至勤王。这一典故所反映的我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是( ) 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王位世袭制 5.2009年是我国农历“牛”(乙丑)年,下列甲骨文中哪个是“牛”字 6.右图文字所见的武器和使用情况出现在 A.西周时期 B.东周时期 C.夏朝 D.商朝 7.商朝青铜铸造业高度发展,技艺精湛、气势浑厚的青铜大鼎象征着那个时代灿烂辉煌的文明。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 A.司母戊鼎 B.四羊方尊 C.青铜立人像 D.青铜豕尊 8.要研究商王的活动,最有说服力的文字资料是 A.《史记》 B.《资治通鉴》 C.甲骨文 D.铭文 9.某名胜有一幅对联:“完神禹斧椎功,陆海无双,河渠大书秦守惠;揽全蜀山水秀,导江第一,名园生色华阳篇。”这幅对联最合适的位置是 A.大禹陵 B.古运河 C.都江堰 D.苏轼祠 10.春秋时期,诸侯争雄。其中以“尊王攘夷”为号召扩充势力,成为第一个霸主的是 A.齐桓公 B.晋文公 C.越王勾践 D.楚庄王 11.小红在复习时对已学知识进行了归纳,笔记本上出现 “葵丘会盟、问鼎中原、商鞅变法”等关键词,那么她复习的主题应该是 A.社会变革与争霸称雄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C.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D.统一国家的建立 12.在山东曲阜的游玩中,导游在一处名为“杏亭”的景点旁讲解道:“春秋年间,此人在这里大办教育,讲学授课,培养了大批人才。”旅客立刻想到此人的政治主张是 A.“水则载舟,水亦覆舟” B.“民贵君轻,社稷次之” C.“为政以德,节用爱人” D.“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13、《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产生这种历史现象的直接原因是 A.规定按军功授爵赐田宅 B.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C.承认土地私有 D.统一货币,度量衡 14.孔子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对右图《孔子讲学图》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孔子讲学的教本是四书 B.孔子讲学注意因材施教 C.孔子讲学主张“有教无类” D.孔子教育学生“温故而知新” 15.“以人为本,关注民生”是古往今来兴国安邦的基本经验。下列思想家及其主张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A.老子“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伏” C.孙子“知彼知己,百战不贻” B.孔子“仁者爱人”、“为政以德” D.韩非子“法不阿贵”、“以法为本” 16.韩非子说:“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其核心主张是 A.取消文字 B.以法治国 C.整治吏治 D.厚今薄古 17.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中,最能反映历史发展趋势的学说是 A.兵家 B.法家 C.墨家 D.道家 18.在校园文化节的主题演讲会上,小明同学引用了中国古代思想家的一句名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这位思想家是 19.作家余秋雨曾写道:“就在秦始皇下令修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成都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而它至今还在为无数民众输送涓涓清流。”修筑这一工程的是 A.大禹 B.李冰 C.商鞅 D.秦始皇 20.以下是小李同学对《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学习内容进行的整理,其中错误的是 A.夏朝出现甲骨文 B.西周实行分封制 C.孔子创立儒家学说 D.商鞅在秦国主持变法 二、材料分析题(30分) 21.(一)历史新课标规定:通过学习,学生能识读历史图表,知道古代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