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教案-《国家财政》.doc
PAGE2/NUMPAGES6
《国家财政》名师教案1
一、教学内容分析
(一)本框教学将引领学生进入国家财政领域,使同学了解有关财政的一般知识,这为学生树立依法纳税意识作了理论铺垫。
(二)本框内容最大的特点就是知识点特别多,涉及到的概念如财政、财政收入、财政支出、国家预算与决算;涉及到的原理如税收收入是财政收入的最主要来源、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辩证关系、财政的作用。所以如何将这些知识点处理得当,突出重点是本课教学的一大挑战,也是本课成功的一个关键。
(三)本框内容的教学还尝试着能有机渗透民族精神教育之国情意识、国家自强意识、公民责任意识融进课堂是本课教学的另一挑战。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白理解财政含义及巨大作用、财政收入与支出的三种状态、影响财政收入的关系。
(二)能力的目标:使学生通过图文和材料的分析,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动手能力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交流讨论、畅所欲言,培养学生口头表达、合作等能力。
(三)情感与价值观的目标:通过以重庆财政为窗口学习有关国家财政的相关知识,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对家乡的热爱,认同财政的巨大作用,自觉学习,提高科学素质,树立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做贡献而努力的观念。
三、教学重难点
(一)重点:财政支出和财政的作用。
(二)难点:调控经济的平衡运行的财政政策、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
四、学情分析
有关财政领域知识对于高一学生来说是较陌生的,平常生活中是较少关注的。学生还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如“财政就是钱”“财政是国家的事不关公民个人的事”等。本课教学能起到澄清认识、明确自身的责任(依法纳税)的作用。财政知识是较为宏观的知识,学生理解起来也较难。这需要教师创设情景,学生能在情境中构建知识、情感升华,以达到知情融合。
五、教学方法
(一)探究法。组织学生课后分小组进行探究性学习。在探究性学习中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目的是让学生作学习的主人,“爱学、乐学”,并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目的是在小组分工合作中,在生生互动(学生与学生互动)中,促使学生克服“以自我为中心,合作精神差,实践能力弱”等不足,培养综合素质。
(二)理论联系实际法。关注生活,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三)讲授法。大幅度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和效率,帮助学生全面、深刻、准确的掌握教材,促进学生学科能力的提升。
六、教学过程
(一)大招“袭”重庆
师:1997年6月18日重庆成为直辖市。2017年直辖20周年重庆开启了暴走模式,条条大招袭重庆。山城高铁飞速前行:渝昆高铁、渝西高铁、渝湘高铁、渝贵高铁相继通车;桥都重庆再添新丁:高家花园复线桥、寸滩大桥、鹅公岩轨道专用桥先后竣工;雾都隧道新近落成:歇马隧道、华岩隧道、星光隧道年内通车;巴渝重庆航楼四起:T3A航站楼、神女峰机场、红池坝通用机场今年开建。
师:这些巨大工程2017年重庆市财政计划总投入179.3亿元,连小目标王健林、全球最大的网络零售商阿里巴巴都望“资”兴叹,在社会主义中国这些巨大工程都离不开国家财政支持,窥一斑而见全豹,重庆财政在理论上、本质上与国家财政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因此本堂课我们从窥重庆财政这一斑,来见国家财政的全豹。
【设计意图】
选用重庆直辖周年的相关素材,导入新课,贴近学生的生活,更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过渡语】同学们,你家谁手握财政大权,你家的家庭支出主要是用于哪些方面(生存资料、发展资料、享受资料消费),作为00后的你们,朝气蓬勃,意气风发,你们就是重庆未来的“当家人”,作为当家人你们知道家乡重庆2017年财政预算收入是多少,它又是如何分配吗,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群英话重庆。
(二)群英“话”重庆
据统计:2017年重庆市财政预算收入3807亿元(请同学们亮出手中的数字货币)作为重庆未来的“当家人”,请你阅读教材2分钟(P65—P66),并结合财政收入的来源、支出,并根据财政的作用小组合作制定一份资金分配方案。请结合学案上表格,小组长组织展开讨论。时间三分钟。
2017年重庆市财政支出分配方案(草案)
教师:先留一个悬念,待会我们再来评价这份方案。
【过渡语】初步看来同学们都有当财政主管的潜力,但有没有这个能力呢?我们来继续考察,目前出现了新情况:2017年第一季度重庆市经济运行中发现,工业增加值回落0.3个百分点、都市功能房地产下降2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回落1.7%等。当前中国经济整体仍处于下行状态。
针对这一新情况,国家应怎样运用财政政策进行调节?
教师:新情况是什么?换而言之我国处于什么样的经济形势?
追问:它又有什么样的表现?
追问:国家应该怎么办?
追问:应该采用什么样的财政政策?
追问:还可以配套使用什么样的货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