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4关于就业形势的调查报告.doc

发布:2016-11-23约2.55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3年寒假社会实践报告 学 院: 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 专 业: 汽车服务工程 班 级: 11汽服2W 姓 名: 浦小兵 学 号: 《关于就业形势的调查报告》 调查人:浦小兵,浦巍 调查时间:2013年2月6日 调查方式:网上查找资料 调查背景:随着时代的发展,师范生的就业形势也逐渐严峻起来。 调查目的:了解师范生的就业形势,关注国家的相关政策,为将来就业做好准备。 现将此次实践活动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师范生就业形势逐渐严峻 2005年师资过剩使师范生就业形势艰难:外省户口难找工作,大多数单位都要本地人,至少也要本省;很多学校都不考虑外省学生,偶尔招外地学生的,学校又不够理想,双方较难达成协议。非师范生想当老师更难,学校需要找能尽快上手的老师,师范类毕业生在找工作前都会和用人单位联系,做一段时间的试讲,录取率很高;非师范类学生则不具备这个特点。学校要求越来越高,有些学校要求的应聘必备条件不仅要求本科,计算机国家二级,英语水平四级。,其实学校选的一般都是英语六级,英语老师要求八级,计算机也要国家三级。现场招聘的很多学校都打出了“英语六级、计算机三级”的要求。师资过剩就业形势严峻,虽然04年起我省师范类毕业生放开就业限制,但绝大多数师范类毕业生还是选择当老师,出教育系统的很少。而我省前几年中小学教育大发展,大量师资引起使得师资过剩矛盾日益凸显。教育部规定到2020年高中普及率要达到80%,而在03年我省已达到90%以上。因此,之后几年我省师资过剩的情况不会有太大变化。与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相比,师范生的就业期望值还要进一步降低。 二.就业形势好转 师范类吃香? 2009年12月6日,浙江师范大学进行了大规模的师范类毕业生专场招聘,而就在一周前,杭州师范大学内也举行了一场师范类毕业生招聘会。从两场招聘会的情形来看,师范类毕业生成了抢手货,尤其是幼教专业的毕业生,几乎一出来就被用人单位下了单。 招聘现场,前来招聘师范类专业学生的不仅有传统的幼儿园、中小学校,更多的用人单位是社会培训机构。这些培训机构的用人需求每年都有较大增长,而他们开出的条件也很优厚,一家杭州的幼教培训机构负责人坦诚地说:“现在幼教市场有巨大的人才缺口,为了招到合适的人才,除了不能给他们事业编制,其他待遇,我们肯定比幼儿园给的更加优厚。” 现场一位非师范专业的女生也找到培训机构咨询:“我不是师范类专业的,不过我有美术和音乐的基础,能来你们这里上班吗?”“行,只要你考取相关证书,到时候再参加一下我们的内部培训,就可以。”说完,工作人员赶紧递上了申请表,让这位女生填写。 三.师范生就业形势严峻 急需“趟”出新路子 而实际上,今年师范生的就业形势依然不是很乐观 今年,全国高等院校师范类毕业生总数将超过60万,而整个教育系统提供的用人需求不足25万。当前形势下,我们师范院校按原先的路子走,已不能适应就业市场的需求,急需‘趟’出一条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新路子! 由于近年来教师岗位缩减,师范生就业竞争加剧,使师范类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脱节,造成结构性失业。师范类学生就业难,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城镇中小学校合并数目增多,教师需求量锐减。二是各大师范院校的招生规模没有变化,导致累计进入今年就业市场的师范生数量增加。这一增一减,使2010届师范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 未来12年间,我国18岁至23岁入学适龄人口将减少4000万,如果师生比例保持不变,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将减少100万人,在未来相当长的阶段里,师范类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将更为激烈。 另一方面,由于近年来大学生整体就业形势严峻,有保障、工作稳定的教师职业,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报考。同时,我国实行教师资格认证制,面向社会吸纳师资,使得师资来源多元化,部分综合性大学的毕业生逐渐进入教育行业就业,不断分割着原有市场。 针对师范类毕业生就业形势出现的结构性矛盾,目前学校的就业状况是研究生供略大于求,本科生供大于求,专科生供严重大于求;不同专业毕业生供需不平衡,中文、数学、英语、学前教育等中小学基础课程的师资需求量大,而体育、艺术等专业需求不旺;地区之间供需不平衡,近几年,城市的师资需求渐渐饱和,特别是城市小学超编严重,吸纳毕业生的空间非常小,而广大经济欠发达地区、西部边远山区急需大量师资,许多师范生却不愿去任教。” 用人单位在招聘会上提供许多岗位,但签约率却很低。省内岗位招聘“遇冷”是因为,去年的毕业生在就业地域选择上,有九成以上的学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