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大学生就业形势解析调查报告.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当今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调查报告
一.前言
随着当今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才供求的多元化,使得各级高校都进入了大势扩招期,从而圆了每年浩浩荡荡的学子梦,由于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变化性,导致高校所开设专业与社会的供求不完全匹配和教育质量的下滑性,进而引来了当今大学生就业压力。2014年727万大学毕业生面临就业,大学生也过去的“天之骄子”成为今日的“无人问津”!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情况,怎样才能让大学生更好的就业,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呢?带着这一问题和思考,同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我们进行了这一次调查并进行了准确 统计和深入分析采取随机抽样的调查方法调查内容 1.学生的就业去向先就业后择业成为第一选择,大学生在职业取向方面:先就业后择业,先择业后就业, 不就业继续深造, 自主创业它们分别为 %,2%,2%,8%,调查显示,在面对就业压力时,多数学生表现出特有的自信与成熟,在此问题的选择中,特别值得关注的现象是继续深造,这选项占有过四分之一的学生希望继续学习,而且此风近年经久不衰,且愈演愈烈. 进一步提高学校就业指导工作的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 2.学生的就业态度而大学生在对自己发展前途的态度上,一半以上选择,占57%;在问及求职中最困扰的因素时,8%认为学校就业指导不够;16认为信息量少22认为对企业岗位专业知识缺乏了解;10%认为能力不足;9%认为优势难以发挥;17%认为求职方法技巧欠缺;16%认为对社会缺乏了解。 3.关于就业指导方面 我校应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在接受调查的大学生人群中,有67.01%的人觉得就业指导很重要。给就业指导工作重新定位,成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部分,作为对学生的人生指导,满足学生对于就业的需求,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始终,既弥补以前就业指导的不足,加强就业指导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
很多人没有为自己的将来做一个有效的职业规划,学习时没有目标、没有方向。而且有部分学生存在“选修课必逃,必修课选逃”的现象。在校学习期间碌碌无为,所以在找工作的时候没有真本事。
通过调查分析出同学们对自己职业规划的重视程度如下图:
由图显示,一半人对自己的职业规划问题不够重视,只有5%的人对自己的职业规划的态度很好。
大学生对自己专业的满意程度分析如下图:
由图显示,也有一大半的人对自己的专业不够满意,他们会把种种借口归咎于自己的专业。
所学专业与工作岗位的对口程度方面总结如下图:
在谈及专业与岗位时,有近乎一半的人觉得不对口,原因还在于在校期间对自己的专业学习的扎实程度不行,导致出去后找工作时,而不能胜任与自己专业接口的工作。
毕业后的就业区域方面情况调查分析总结如下:
通过此图清晰地显示,相当大一部分同学想到北上广等大城市、繁华城市工作,而不愿去西部、农村等落后地方工作,导致大部分人群涌往发达城市,造成人员过剩,就业压力空前加大。
调查就业单位性质方面的总结如下:
结果显示,非常大的人群希望去党政、国企、外资等待遇好、工作稳定、收益好的地方就业,而不愿去基层、地方性单位工作,从而导致就业梯度极大不平衡。
学生在选择就业时的数据总结如下:
通过此表分析,一大半的人(51%)希望得到高待遇、高职位的职业,而30%希望找个稳定的工作,有稳定的收入,19%的人只要能找到工作就行,不在乎其他的。
通过学校对大学生进行的职业规划指导的态度方面的调查显示结果如下:
调查显示,33%表态学校对大学生职业规划问题不够重视,而还有27%表态这与自己无关,不够重视,学校的疏忽,学生的放纵,导致大学生毕业后对自己的职业规划一片茫然,对就业质量造成极大的危害。
对于学校进行的职业规划,学生参加后的效果分析如下:
通过上图显示:学校进行了职业规划后,对相当大(40%)学生没有什么效果,30%觉得效果不好,仅有9%的人感到很好。通过这可看出,职业规划对那些好学者、优秀者起到了作用。而对相当大部分的普通学生没有效果,在这方面学校应该加大力度,做好工作。
九.调查的意义
1.我们的调查对于大学生特别是即将踏上求职之路的大学生还是非常有实际意义的,提高自身各方面的能力和水平,使他们在走出校园的那一刻起迅速找到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
2.对于社会来讲,这一问题是一个相当普遍的问题,急需一个解决方案的提出,而我们的调查正是针对这一问题从大学生自身出发提出的一个解决办法,毕竟社会不会因为大学生的连年增加就降低对于人才需要的标准和要求,那么只有从大学生自身方面找原因了。我们相信没有人会认为中国已经发展到了不再需要人才的程度,大学生只要知道了怎样提高和完善自己还是有就业机会的而我们的调查也正是为了这一问题而寻找答案,伴随着问题的解决社会的发展自然也会更健康、有序和稳定。
3.最后是教育意义:大学生是教育出来的,大学生不能适应社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