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幼儿园环境创设的理论与实践.ppt

发布:2019-05-13约6.77千字共6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幼儿园环境创设理论与实践 主讲教师:祁莉莉 课程内容 1.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含义 2.幼儿园环境创设的重要性 3.幼儿园布置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4.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原则 5.幼儿园环境创设中的色彩应用 6.幼儿园环境创设之设计元素 幼儿园环境的含义 1、我国幼教先驱陈鹤琴先生曾提出幼儿园环境是“儿童所接触的,能给他以刺激的一切物质。 2、意大利北部小镇瑞吉欧·艾米利亚的学前教育研究者认为环境是一个“可以支持社会,探索与学习的容器”。 3、《幼儿园指导纲要(试行)》广义环境观认为,幼儿园环境,是指幼儿园教育赖以进行的一切条件的总和,是重要的教育资源。 幼儿园环境的重要性 (一)环境是课程设计与实施的要素 1、我国学前教育课程的本质是: “学习者在教育者有意识指导下,与教育情境相互作用而获得的有益经验和身心健全发展的全部教育性活动”。 教育的三要素:学习者、教育环境和教育结果。 2、环境生成课程,课程主题来源于幼儿与环境的互动作用。 3、课程创设环境 。 幼儿园环境的重要性 (二)环境是最佳的“记录”之一 我们的学前学校的墙壁会说话,也有记录作用,利用墙壁的空间暂时或永久地展示幼儿及成人的生活。”(马吉拉奇)   在瑞吉欧教师眼中,环境就像一个“会运动的生命体”,和幼儿的身心发展一样,它也会随幼儿的心智变化而改变。这就要求幼儿能与环境材料进行“对话”。 教师的做法是:幼儿园不能有一处无用的空间;减少无用的空间,尽可能利用所有的空间资源,大到活动区域、草坪,小到门厅、拐角、 盥洗室的镜子、水龙头都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孩子们走到哪里,哪里就成为激发他潜力的资源。 幼儿园环境的重要性 (三)环境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关键因素  在进行环境布置时,充分保证了每一位幼儿都能有拥有团体的归属感,形成人际交流的氛围。具体可从以下两方面 做起: (1)空间的安排 空间没有区隔或区隔物太高,都会影响儿童的交流。 (2)材料的投放 “儿童的社会交往是以玩具材料为媒介联结的,玩具加强了这种交往关系。”正是在以玩具为媒介的交往中,幼儿通过比较、验证、反省,不断从与他人关系中认识自我。 幼儿园环境的重要性 (四)环境是“第三位老师”  首先,环境应具有教育的功能。  环境可以启发幼儿的智力,幼儿园的环境布置可以让儿童潜移默化地得到教育,同时在儿童参与布置的过程中,很大程度上可获得认知的发展,激发其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环境还可以形成激励幼儿奋发向上的氛围。 其次,环境具有相关性。 它能把引起幼儿相互经验的各种的因素结合在一起,构筑新知识。 再次,环境还具有弹性。 它应根据幼儿的需要不断变化,也就是前面所说的让幼儿与环境“对话”。 三、当前幼儿园布置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一)我们幼儿园环境存在的问题: 1、环境的价值更多的体现在装饰、展示和供参观检查者的观赏与评价上。 2、环境对幼儿的教育价值很难得到充分而有效地实现。 3、幼儿园的空间、设施、活动材料等不能有效地引发、支持幼儿的各种活动。 4、尤其是不能有效地引发、支持幼儿与周围环境之间积极的相互作用。 三、当前幼儿园布置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二)质疑的四个问题: 1、我们为幼儿提供的环境,真的满足了幼儿多方面发展的需求了吗? 2、我们创设的环境在促进幼儿发展方面的有效性如何? 3、我们的物质环境是否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的游戏和探索活动? 4、是否使幼儿与环境之间发生了积极的相互作用? 幼儿园活动区域 所谓活动区就是利用活动室、睡眠室、走廊、门厅及室外场地,提供、投放相应的设施和材料,为幼儿创设的分区活动的场所。 幼儿园可设置的活动区有:社会活动区(娃娃家、医院、市场、马路等);自然科学活动区(天文、地理、生物、化学、物理等自然事物和现象的观察、实验等);数学活动区;艺术活动区(音乐、美术);语言活动区(阅读、故事表演等);建构操作区(拼、插、搭、小制作等);室外可有玩沙区、玩水区等 娃娃家 餐厅 阅读角 菜市场 彩绘墙 墙面挂饰 自然角 医院 环境创设的总体要求 1、满足安全的要求 2、满足教育的要求 3、满足活动的要求 4、满足审美的要求 5、体现儿童化 6、体现个性化 四、环境创设的原则 1、环境与教育目标一致的原则 2、适宜性原则 3、幼儿参与的原则 4、开放性原则 5、经济性原则 1.环境与教育目标一致的原则 幼儿园环境是幼儿园课程的一部分,在创设幼儿园环境时要考虑它的教育性,应使环境创设的目标与幼儿园教育目标一致。 2.适宜性原则 幼儿正处在身体、智力迅速发展以及个性形成的重要时期,有多方面的发展需要。身心发展的特点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