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干旱地区矿区废弃地土壤演化规律研究.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半干旱地区矿区废弃地土壤演化规律研究
张晓薇,马云东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辽宁阜新 (123000)
E-mail:zhangxiaowei780312@163.com
摘 要:为了解决矿区废弃地是土壤退化的问题,本文针对这一难题,对半干旱地矿区废弃
地土壤演化规律进行了研究。本文在综合分析了国内外矿区废弃地复垦技术研究与实践的基
础上,重点研究了半干旱地矿区废弃地土壤演化问题,本文以阜新矿区和平庄矿区为试验区,
通过系统地对试验区土壤的理化性质和养分变化情况进行测试,得出了半干旱地矿区废弃地
土壤演化规律,并选择合适的物种作为复垦植被,研究植被与土壤的相互作用。
关键词:矿区废弃地;土壤演化规律;土壤理化性质;复垦植被;立地类型
中国分类号:X144
我国是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国家,从煤炭资源分布情况看,主要分布在半干旱地区,煤
[1]本文正是针对这一
炭开采加剧了这些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并产生了大量的矿区废弃地。
问题对半干旱地区矿区废弃地土壤演化规律进行了研究,这一研究可有效的治理和改善矿区
恶劣的生态环境,使有限的土地资源得以充分利用,对全国同类地区进行环境灾害治理和废
弃矿物资源利用具有重大的借鉴作用。因此,本论文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2][3][4][5]
本文在综合分析了国内外矿区废弃地复垦技术研究与实践的基础上[6],进而对半干旱地
区矿区废弃地的破坏现状、程度和原因进行了分析,重点研究了矿区废弃地的土壤演化问题,
通过在阜新矿区和平庄矿区的试验,划分了试验区土壤的立地类型,并且系统地对试验区土
壤的理化性质、PH 值、养分情况进行了测试,得出了半干旱地矿区废弃地土壤演化规律,
最后根据研究结果选择合适的物种作为复垦植被,研究植被与土壤的相互作用[7] 。
1. 试验区确定及其生态环境简介
1.1 试验区确定及其立地类型的划分
1)试验区确定
研究地区选定为阜新矿区和平庄矿区。其中阜新矿区地处辽宁西北部,所处地理位置为
o o
东经 121 26’ ,北纬42 2’ ,年均降水量 539mm,蒸发量达 1800mm,属典型半干早地区。平
庄矿区位于赤峰市东南部黄土丘陵区,年降水量 400~500mm,属半干旱气候。具体位置设
在阜新矿务局(南瓦、东瓦、西瓦、新邱、高德等五处)及平庄矿务局平庄矿各类废弃地上,
选设临时标准地 80 块,每块标准地面积 600m2(30m×20m ) 。
2 )试验区立地类型的划分
通过调查,阜新矿区废弃地包括矸石山与排土场两类,而平庄矿区则包括矸石山,排土
场和塌陷地,由于塌陷地所涉及的面积比较小,所以只讨论矸石山与排土场两种废弃地类型。
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对于矸石山,停止排矸年限是影响矸石风化程度、土壤理化性质、
植被种类及生长状况的主要因素。因此按停止排矸年限来进行矸石山的立地分类,而排土场
可单独划分为一个类型。
根据矿务局资料记载按停止排矸年限进行立地分类结果如下:
Ⅰ类矸石山:停止排矸 7 年以上,表层没有明显碎屑;
- 1 -
Ⅱ类矸石山:停止排矸 7~15 年,表层矸石碎屑厚 0~5cm;
Ⅲ类矸石山:停止排矸 15~25 年,表层矸石碎屑厚 5~15cm;
Ⅳ类矸石山:停止排矸 25~35 年,表层矸石碎屑厚 15cm 以上;
Ⅴ类矸石山:排土场,在采矿过程中挖出地下土层堆积而成。
1.2 试验区生态环境简介
阜新矿区地处辽宁西北部,是典型半干旱地区。属北温带大陆型多风气候区,1 月最冷
平均气温为-11.6℃,极端最低气温为-28.4℃,7 月最热,平均气温为 24.2℃,极端最高气温
为 40.6 ℃,年平均气温为 7~100℃,平均相对湿度为 50~60%,最少月份平均相对湿度在 20%
以下。一般说来,年降水量尚可满足林木生长的需要,但各年降水量分布极不均匀,最多年
份可达 1190mm,为常年降水的 89%,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