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VT下肢深静脉血栓70134.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前 言 临床表现 DVT的治疗 DVT的护理 疼痛的护理 患肢的护理 抗凝过程的护理 饮食护理 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 四、饮食护理 应给予高维生素、高蛋白、高热量、低脂、低胆固醇富含纤维素食物,忌食辛甘肥厚之品,以免增加血液粘稠度,加重病情。 五、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 肺栓塞: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最严重的并发症。临床护理时若发现患者有咳嗽、胸闷、胸痛、口唇紫绀、咯痰带血等应引起高度重视 高热:加强口腔护理和皮肤护理。粘膜溃疡者含化西瓜霜片,口唇干裂者涂石腊油,保持皮肤清洁,经常更换体位,防止褥疮发生。 总 结 下肢DVT怎样形成的 下肢DVT重在预防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 肿瘤外科二病区 姚亦馨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如何形成的 DVT的类型、临床表现、治疗 DVT的预防和护理 内 容 定 义 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 ,DVT) 是指血液在深静脉腔内不正常地凝结,阻塞静脉管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造成不同程度的慢性深静脉功能不全,全身主干静脉均可发病。最常见的是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高危人群 髋部、下肢骨折及术后尤其是术中应用止血带的 原发下肢血管疾病 高龄、女性、吸烟、糖尿病、肥胖 心功能不全和以往有DVT形成史 长期卧床患者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三大因素 静脉血流滞缓 静脉壁的损伤 血液高凝状态 下肢静脉血栓是如何形成的 DVT的类型、临床表现、治疗 DVT的预防及护理 内 容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类型 疼痛 肿胀 浅静脉曲张 DVT的辅助检查 血浆D二聚体测定 彩色多普勒超声探查 静脉造影 放射性核素血管扫描检查 螺旋CT静脉造影 1 2 3 4 手术治疗: 静脉切开取栓 药物治疗: 静脉溶栓加抗凝治疗 介入治疗: 导管直接向凝块内滴注药物溶栓及保留导管内溶栓治疗 下腔静脉滤器置放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如何形成的 DVT的类型、临床表现、治疗 DVT的预防和护理 内 容 预 防 1、 戒烟,控制原发疾病,控制血压 2、 偏瘫患者避免患侧输液 3、 尽量避免下肢输液 4、 尽量避免静脉注射对血管有刺激性的药物 5、 避免在同一静脉进行多次穿刺 6、 穿刺部位如出现炎症反应立即重新建立静脉通道 7、 尽量减少扎止血带的时间 8、 推广普及留置套管针 9、 高危人群术后常规抗凝治疗 10、尽量避免术后无指征应用止血药 深静脉血栓重在预防 深静脉血栓重在预防 11、 加强评估,做好高危人群宣教 12、早期活动,促进静脉血液回流 对大手术后的病人,应 抬高下肢20°—30°,尽量避免膝下垫枕,过度屈曲,影响静脉回流。鼓励病人深呼吸及咳嗽。对高危因素或高凝状态的病人,最有效的预防方法是增加活动量。鼓励病人早期下床活动,术后24h就应开始做下肢抬高训练。不能下床者,应鼓励并督促病人在床上主动做足屈伸运动。不能活动者,告知家属被动按摩下肢腿部比目鱼肌和腓肠肌。 深静脉血栓重在预防 机械预防 可采用气动压迫或使用分级压力袜等。气动压迫是对套在肢体末端的袖套充气和放气来促进血液流动和深静脉回流至心脏。分级压力袜是通过外部压力作用于静脉管壁,来增加血液流速和促进血液回流,它能提供不同程度的外部压力。 下列禁用机械预防措施 充血性心力衰竭,肺水肿和下肢严重水肿 下肢深静脉血栓症,血栓性静脉炎或肺栓塞 下肢局部情况异常(皮炎,坏疽,近期接受皮肤移植术),下肢血管严重硬化或其他缺血性血管病及下肢严重畸形等 重点 Company Logo 一、疼痛的护理 1.急性期嘱病人绝对卧床休息。 2.抬高患肢:患肢宜抬高心脏平面20-30cm,促进静脉回流。 3.疼痛时禁止热敷、按摩患肢。 4.给予心理支持,分散患者的注意力,如听音乐,和患者聊天等。 5.有效止痛:疼痛剧烈的病人,可遵医嘱给予有效止痛措施。 二、患肢护理 室温保持在25摄氏度左右注意患肢保暖 患肢制动, 抬高患肢,不得按摩或做剧烈运动 正确使用弹力绷带 每日定时对比双下肢肤色、温度、肿胀程度及感觉、足动脉搏动情况 测量双下肢同一平面的周长并记录 静脉穿刺忌选择患肢作为注射对象,并不宜点滴大量高渗糖,少用造影剂 三、抗凝的护理 半流饮食、软饭、无骨无刺。 可刷牙,刷牙前用温水浸泡牙刷30秒。 适当活动患肢(抗凝24h)后,先床上再床下(用弹力绷带绑腿)并做好安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