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的线索教学课件.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什么是线索? 线索是贯串文章始终的脉络,作者是通过线索将表现文章的中心的材料联珠缀玉般交织起来,使文章各层次贯通弥合,形成一个严密的整体。 记叙文的线索是比较复杂的,其形式也是多样的,线索的选定取决于主题表达的需要及其全局构思的配合。 名篇回顾 1、以时间推移为线索 如《伟大的悲剧》以时间推移为线索,记叙了斯科特和他的队员悲壮的失败以致毁灭。 《伟大的悲剧》线索语言标志:1912年1月16日这一天——1月18日——2月17日夜里1点钟——3月2日——一天中午——3月21日——3月29日。 名篇回顾 2、以空间变换为线索 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从题目“从……到……”就可看出文章所写之人,所叙之事,都是以地点转移为线索来组织材料,向这样有一个地点转移到另一个地点来写人物的见闻和感受的文章很多,文中人物活动空间很大,地点转换的地点很具体而且明显,至少转换的地点有两个以上。 如《登上地球之巅》中登山运动员的行踪是:在8500米以上的冰雪世界里——第二台阶处——在“死亡地界高度上”——8830米的地方——峰顶。 像这样是通过时空的推移来组织材料的,由于地点的转变是靠任务的活动来实现,所以这类文章的线索又叫“人物活动为线索”或“任务行踪为线索”。 名篇回顾 3、以人物为线索 如《最后一课》一文,“我”是贯穿全文的线索:我在村公所外看布告——到教室后发现教室不同寻常,上课时明白事情原委。 4、以事件为线索 如《皇帝的新装》一文,情节发展的线索是:皇帝“爱新装——做新装——看新装——穿新装——展新装”。 名篇回顾 名篇回顾 5、以一物为线索 “一物”是指作品中所描绘的具体物件,如《羚羊木雕》一文的故事情节,是围绕“羚羊木雕”展开的,“羚羊木雕”在文章结构,实现主题、塑造人物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一物”指具有象征意义的事物,如“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其中“花儿”一语双关,既指爸爸种植的花花草草,也指爸爸的“生命” 名篇回顾 6、以作者思想感情变化为线索 如《阿长与山海经》一文,我对阿长的感情是:憎恶、讨厌——敬重、爱戴。 名篇回顾 7、以某一问题为线索 如《驿路梨花》,“这是什么人的房子”,引起悬念,又紧紧围绕“谁是主人”这个问题分两层来回答。第一个层次误以为主人是瑶族老人,老人回答“我不是房子的主人”从而引出哈尼小姑娘;另一层,由哈尼小姑娘引出解放军盖茅屋,两个层次相对独立又环环相扣,巧妙地回答了茅屋主人是谁? 线索是构造艺术作品的一种手段,为了作品的完整统一,一篇作品的线索只能一个,并且应贯穿始终,实际上除了抒情作品和一些内容及其简单的叙事作品外,很多作品都不止一条线,而是灵活、巧妙地运用多条线索。我们常常把只有一条线索的作品成为单线。如朱自清的《背影》,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线索的作品称为复线,如鲁迅的《藤野先生》,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线索作品中,主要的线索一般只有一条,叫主线,其余的一般围绕主线展开或服务于主线,副线可以贯穿全文,也可以局部点缀。线索可以是主线、副线区分外,还有明线、暗线之分,如《藤野先生》一文就有明暗两条线,一条是鲁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属于明线,另一条是鲁迅先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属于暗线。总之,阅读记叙文时,找出文章的线索,有利于理顺文章的内容,掌握文章的结构,理解文章的主题。 单线与复线 牛刀小试 一、以小组为单位,每位组员提交一篇自己比较满意的记叙文,组内交流,说说文章的线索是什么。通过互相讨论、评价,每小组选出一篇作文在全班展示。 二、习作 按写作实践提示二、三,任选一题写作 *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