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人机系统的可靠性.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六章 人机系统的可靠性 第一节 人机系统 1. 人机系统的概念 狭义人机系统:仅指人与机器组成的共同体系。 广义人机系统:是指人为了达到某种预定目标,针对某些特定条件,利用已经掌握的科学技术,组成人、机、环境共存的体系。也称为人—机—环境系统。 2. 人机系统的组成 图6-1 人机系统模型 第二节 人机系统的可靠性 1.人的可靠性 1.1 概率和因果的方法介绍(a) 1.1 概率和因果的方法介绍(b) 1.2 人为失误 1.2.1 在作业当中人的作用主要 1.2.2 介绍S-O-R (a) 1.2.2 介绍S-O-R (b) 1.2.3 人为失误的定量分析(a) 1.2.3 人为失误的定量分析(b) 1.2.3 人为失误的定量分析(c) 1.2.3 人为失误的定量分析(d) 1.2.4 人为失误的定性分析 1.2.4.1 信息感知(a) 1.2.4.1 信息感知(b) 1.2.4.1 信息感知(c) 1.2.4.2 信息处理(a) 1.2.4.2 信息处理(b) 1.2.4.2 信息处理(c) 1.2.4.3 操作实施 1.3 人的不安全行为分析 1.3.1 产生不安全动作的原因(a) 1.3.1 产生不安全动作的原因(b) 1.3.1 产生不安全动作的原因(c) ⑦不安全地放置物件,使工作环境存在不安全因素; ⑧在运行的机器和设备上检修、清扫、注油等; ⑨接近危险场所时无防护装置。 1.3.1 产生不安全动作的原因(d) 1.3.2 不安全行为分析 1.3.2.1 分析1 (a) 1.3.2.1 分析1 (b) 1.3.2.1 分析1 (c) 1.3.2.1 分析1 (d) 1.3.2.2 分析2 (a) 1.3.2.2 分析2 (b) 1.3.2.2 分析2 (c) 1.3.2.3 分析3 1.3.2.4 分析4 (a) 1.3.2.4 分析4 (b) 1.3.2.4 分析4 (c) a)人—机接口:人机功能分配、显示系统、控制系统、报警系统、信息系统、通信系统和工作站等的设计,对人生理、心理特点的适应性; b)人—环境接口:物理环境(例如,微气候环境、照明环境、声环境、空气品质、振动、粉尘,以及作业空间等)设计,对人和作业的适应程度; c)人—人接口:指系统的组织管理工作设计。例如,作业时间、安排轮班作业、班组结构、工作流程、群体协同作业、操作规程、安全法规、技术培训、人际关系、企业文化、社会环境等,对人的作业的影响。 2.机器的可靠性 2.1 机器设备的可靠性(a) 2.1 机器设备的可靠性(b) 2.2 可靠度(a) 2.2 可靠度(b) 2.2 可靠度(c) 图6-6 机器的可靠度与时间的关系 2.3 机器故障 2.3.1 初期故障 2.3.2 随机故障 2.3.3 耗损故障 图6-7 故障率与时间的关系 机器或部件的以上三个阶段的故障率与时间的关系 见图6-7。 2.3.4 机器的可靠性分析(a) 2.3.4 机器的可靠性分析(b) 2.3.4.1 串联配置方式(a) 图6-8 串联配置系统 2.3.4.1 串联配置方式(b) 2.3.4.1 串联配置方式(c) 2.3.4.2 并联配置方式(a) 图6-9 并联配置系统 2.3.4.2 并联配置方式(b) 2.3.5 提高机器的可靠性(a) 2.3.5 提高机器的可靠性(b) 2.3.5.1 减少机器故障的方法1 2.3.5.1 减少机器故障的方法2 2.3.5.1 减少机器故障的方法3 2.3.5.1 减少机器故障的方法4、5 2.3.5.1 减少机器故障的方法6 2.3.5.2 提高使用安全性 3. 环境因素(a) 3. 环境因素(b) 3.1 提高人一环境系统的可靠性 3.1.1 温度、湿度(a) 3.1.1 温度、湿度(b) 3.1.2 照明度(a) 3.1.2 照明度(b) 3.1.3 环境噪声(a) 3.1.3 环境噪声(b) 3.1.4 环境污染(a) 3.1.4 环境污染(b) 3.2 提高机一环境系统的可靠性 3.2.1 温度(a) 3.2.1 温度(b) 3.2.2 腐蚀(a) 3.2.2 腐蚀(b) 3.2.3 振动(a) 3.2.3 振动(b) 3.2.4 辐射(a) 3.2.4 辐射(b) 如果每个单元的可靠度为R1,R2,R3,…,R n ,则系统的可靠度 R s(t)= R1 R2R3…R n???????????????????????? ???? ?(6-12)??????????????????????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