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ppt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测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单位:合肥七中高二物理组
实验专题:
授课教师:李礎楚
实验目的
(1)掌握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定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方法及误差分析。
(2)学会用图像法处理数据。
实验原理
E=U+Ir
通过改变多次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外电阻),测出相应的路端电压(伏特表读数)、总电流(安培表读数),利用解方程的办法或图象法求得电动势和内阻。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1.代数法:改变R的值,从电流表和电压表中读取两组I、U的值,代入方程组联立求解。
{
得出:
实验数据处理
减少实验误差:多测量几次I、U的值,算出E、r取平均值.
E= U1+ I1r
E= U4+ I4r
E= U2+ I2r
E= U5+ I5r
E= U3+ I3r
E= U6+ I6r
1.代数法:改变R的值,从电流表和电压表中读取两组I、U的值,代入方程组联立求解。
实验数据处理
实验数据处理
2.图象法: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E=U+Ir
作出电源的特性曲线:U=E-r∙I。
I
U
A
B
电动势E
短路电流I短
纵坐标可以不从0开始
O
【特别提醒】 如果实验中选用电池的内阻较小,则U的变化较小,此时坐标图中的数据点呈下图甲所示的状况,下面大部分空间得不到利用,为此可使坐标轴不从零开始如下图乙所示,把纵坐标的比例放大,可使结果的误差减小些.通常实验选择老电池或者水果电池。
1、系统误差是由于电压表的分流引起。
误差分析
①当U=0时,IV=0,短路电流测量值等于真实值.
②当U≠0时,I真I测
真实值
结论:E真E测 r真r测
E真
E测
2、等效电源法
误差分析
结论:E真E测=U r真r测=R并
思考:为什么实验不使用右图的电路测量?
初步变形
1、系统误差是由于电流表的分压引起。
真实值
误差分析
U真=UA+U测= IRA+U测
①当I=0时,UA=0,电压表测量值等于真实值。
②当I≠0时,U真U测
U真
结论:E真=E测 r真 r测
误差分析
2、等效电源法
结论:E真=E测 r真r测=RA+r真
【特别提醒】实验采用本电路测量时,虽然电动势测量准确,但电阻误差过大,所以通常不用。但若电流表内阻已知,即可获得电源内阻的准确值。r真=r测-RA
例1:用右图所示电路,测定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电池的内阻较小,为了防止在调节滑动变阻器时造成短路,电路中用一个定值R0起保护作用。除电池、开关和导线外,可供使用的实验器材还有:
(a)电流表(量程0.6A、3A);
(b)电压表(量程3V、15V);
(c)定值电阻(阻值1Ω、额定功率5W);
(d)定值电阻(阻值10Ω、额定功率10W);
(e)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0~10Ω、额定电流2A);
(f)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0~100Ω、额定电流1A)。
⑴要正确完成实验,电压表的量程应选择____V,电流表的量程应选择____A;R0应选择_____Ω的定值电阻,R应选择阻值范围是______Ω的滑动变阻器。
⑵引起该实验系统误差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战演练
答案:(1)3,0.6,1,0~10.
(2)由于电压表的分流作用造成电流表读数总是比电池实际输出电流小.
实验拓展一
1.利用电阻箱和电流表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
通过实验可测得电阻箱电阻R,电流表读数I
“化曲为直”
例2:利用如图a所示电路测量电池组的电动势E和内阻r.根据实验数据绘出 图线如图b所示,其中R为电阻箱读数,I为电流表读数,不计电流表内阻,由此可以得到E= V,r= Ω.
解: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由图象得k=0.5/V ,截距b=0.5/A
答案:2;1
练1:某同学通过查找资料自己动手制作了一个电池。该同学想测量一下这个电池的电动势E 和内电阻r,但是从实验室只借到一个开关、一个电阻箱(最大阻值为999.9Ω,可当标准电阻用)、一只电流表(量程Ig=0.6A,内阻rg=0.1Ω)和若干导线。
①请根据测定电动势E和内电阻r的要求,设计图中器件的连接方式,画线把它们连接起来。
实战演练
②接通开关,逐次改变电阻箱的阻值R,读出与R对应的电流表的示数I,并作记录。当电阻箱的阻值R=2.6Ω时,其对应的电流表的示数如图5所示。处理实验数据时,首先计算出每个电流值I的倒数,再制作坐标图,如图6所示,图中已标注出了的几个与测量对应的坐标点。请你将与图5实验数据对应的坐标点也标注在图6上。
③在图6上把描绘出的坐标点连成图线。
④根据图6描绘出的图线可得出这个电池的电动势E=_____V,内电阻r=_____Ω。
截距的绝对值=r
-2
斜率k=E
斜率k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