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三章桁架结构..doc

发布:2016-12-15约8.38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三章 桁架结构 第一节 桁架结构的特点 由简支梁发展成为桁架的过程――简支梁在均布荷载作用下,沿梁轴线弯曲,剪力的分布及截面正应力的分布(分为受压区和受拉区两个三角形)在中和轴处为零。截面上下边缘处的正应力最大,随着跨度的增大,梁高增加。根据正应力的分布特点,要节省材料,减轻自重,先形成工字型梁――继续挖空成空腹形式――最后,中间剩下几根截面很小的连杆时,就发展成为“桁架”。 由此可见,桁架是从梁式结构发展产生出来的。桁架的实质是利用梁的截面几何特征的几何因素――构件截面的惯性矩I增大的同时,截面面积反而可以减小。梁结构的梁高加大时,自重随之增加很多,桁架结构无此弊端。 Z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其自重轻,用料经济,易于构成各种外形适应不同的用途,桁架成为一种应用极广泛的形式,除经常用于屋盖结构外,(我们常说的屋架),还用于皮带运输机栈桥、塔架和桥梁等。(如图示各种组合屋架、武汉长江大桥采用的桁架形式等) 一.桁架结构计算的假定(基本特点) 1.杆件与杆件之间相连接的节点均为铰接节点 2.所有杆件的轴线都在同一平面内。(这一平面称为桁架的中心平面) 3.所有外力(包括荷载与支座反力)都作用在桁架的中心平面内,且集中作用在节点上 实际桁架与上述假定是有差别的,尤其是节点铰接的假定。例如:木桁架常常为榫接,它与铰接的假定是接近的。而钢桁架有些杆件在节点处是连续的,腹杆采用的是节点板焊接或铆接,节点具有一定的刚性;混凝土节点构造往往采用刚性连接。尽管如此,科学试验和工程实践均表明,上述不符合假定的因素对桁架影响很小,只要采取适当的构造措施,就能保证这些因素产生的应力对结构和杆件不会造成危害。故桁架在计算中仍按“节点铰接”处理。 假定3 “集中力作用在节点上”是保证桁架各杆件仅承受轴向力的前提。对于桁架上直接搁置屋面板或屋架下弦承受吊顶荷载时,当上下弦间有荷载作用时,则会使原来杆件的受力形式发生变化(纯压、纯拉变为压弯、拉弯构件),从而使得上、下弦截面尺寸变大,材料用料增加。为了避免这些情况发生,可以采取下列办法:A.上弦屋面板宽度与桁架上弦的节点长度相等,使屋面板的主肋支承在上弦节点上。B.吊顶梁放置在下弦节点处,屋面板设置檩条在上弦节点处。C.对于钢桁架,采用再分式屋架,保证荷载传至节点上 二、桁架结构的杆件内力 1、以节点荷载作用下的平行弦桁架为例 通过取脱离体,分别对“A”“B”取矩,利用节点平衡法则,可以得出 弦杆内力:N2=-M0/h(压), N3=M0/h 腹杆内力:N1=V0/sinα 竖腹杆内力:N4=V0 M0:按简支梁计算相应于屋架各节点处的截面弯矩 V0:按简支梁计算相应于屋架各节点处的截面剪力 根据上述方法,同样可以方向出三角形桁架、折线型桁架的弦杆、腹杆、竖杆的内力如图示。 结论: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从整体来看,整个桁架相当于一个受弯杆件,弦杆承受弯矩,腹杆承受剪力;而从局部看,屋架的每个杆件只承受轴力(拉或压)。 A、平行弦桁架的内力是不均匀的,弦杆内力由两端向跨度中间增大,腹杆的内力由中间向两端增大。(同简支梁的弯矩、剪力图) B、三角形桁架的内力分布也是不均匀的。因为中部h大,弦杆的内力由中间向两端增大,腹杆的内力由两端向中间逐渐增大。 C、抛物线型(折线型)桁架的内力分布比较均匀,从受力角度看,由于屋架高度h的变化与同跨度的外荷载产生的弯矩图变化一致,所以,各杆件的轴力基本相等,是最理想的桁架形式。但由于曲线型桁架施工不便,因此,实际工程中多采用折线型桁架。 D、梯形桁架其高度变化在平行弦桁架和三角形桁架之间,因此,其杆件的内力也在上述两种桁架之间。 第二节 屋架结构的型式及适用范围 屋架结构的型式很多,按屋架外形分,有三角形、梯形、抛物线型、折线型、平行弦等。按材料分,有以下几种: 一、木屋架:在民用建筑中,三角形屋架形成的三坡和四坡的屋顶,往往使建筑选型非常美观,中小型建筑中采用坡屋面,可以使建筑体型高低错落,丰富多采,达到很好的效果。木屋架的典型型式是豪式屋架、经济跨度为9~15m,节间长度控制在1.5~2.5 m。 三角形屋架的内力分布不均匀,支座处大而跨中小,一般在跨度小于18 m的建筑中使用,但其屋架上弦坡度大,有利于屋面排水。当屋面材料为粘性瓦、水泥瓦、小青瓦、石棉瓦时,排水坡度一般为i=1/2~1/3,屋架的高跨比一般为h=(1/4~1/6)L 当屋架跨度较大时,选用梯形屋架,其适用跨度为12~18 m,梯形屋架的受力性能比三角形屋架好。当采用波形石棉瓦、卷材防水时,屋面坡度可取i=1/5。 跨度在15 m以上时,考虑竖腹杆的拉力较大,常将其采用钢材,其余杆件为木材的组合钢、木豪式屋架。 二、钢屋架 材料 形 状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