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三十七课时鉴定类实验.doc

发布:2017-03-30约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三十三课时——鉴定、提取、分离实验 一、教学目标 1. 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 2. 模拟尿糖的检测模拟尿糖的检测模拟尿糖的检测. 制备组织样液。 (去皮、切块、研磨、过滤) 苹果或梨组织液必须临时制备。 因苹果多酚氧化酶含量高,组织液很易被氧化成褐色,将产生的颜色掩盖。 2. 取1支试管,向试管内注入2mL组织样液。 3. 向试管内注入1mL新制的斐林试剂,振荡。 应将组成斐林试剂的甲液、乙液分别配制、储存,使用前才将甲、乙液 量混匀成斐林试剂; 切勿将甲液、乙液分别加入苹果组织样液中进行检测。 斐林试剂很不稳定,甲、乙液混合保存时,生成的Cu(OH)2在70~900C下分解成黑色CuO和水; 甲、乙液分别加入时可能会与组织样液发生反应,无Cu(OH)2生成。 4. 试管放在盛有 0C温水的大烧杯中,加热约2分钟,观察到溶液颜色:浅蓝色 → 棕色 → 砖红色(沉淀) 最好用试管夹夹住试管上部,使试管底部不触及烧杯 ,试管口不朝向 。 防止试管内的溶液冲出试管,造成烫伤; (二)脂肪的鉴定 操 作 方 法 注 意 问 题 解 释 花生种子浸泡、去皮、切下一些子叶薄片,将薄片放在载玻片的水滴中,用吸水纸吸去装片中的水。 干种子要浸泡3~4小时,新花生的浸泡时间可缩短。 因为浸泡时间短,不易 ,浸泡时间过长,组织较软,切下的薄片不易成形。切片要尽可能薄些,便于观察。 在子叶薄片上滴2~3滴苏丹Ⅲ染色3分钟或苏丹Ⅳ染液,染色1分钟。 染色时间不宜过长。 用吸水纸吸去薄片周围染液,用 酒精洗去浮色,吸去酒精。 酒精用于洗去浮色,不洗去浮色,会影响对橘黄色脂肪滴的观察。同时,酒精是脂溶性溶剂,可将花生细胞中的脂肪颗粒溶解成油滴。 用吸水纸吸去薄片周围酒精,滴上1~2滴蒸馏水,盖上盖玻片。 滴上清水可防止盖盖玻片时产生气泡。 低倍镜下找到花生子叶薄片的最薄处,可看到细胞中有染成 色或 色圆形小颗粒。 装片不宜久放。 时间一长,油滴会溶解在乙醇中。 (三)蛋白质的鉴定 操 作 方 法 注 意 问 题 解 释 制备组织样液。 (浸泡、去皮研磨、过滤。) 黄豆浸泡1至2天,容易研磨成浆,也可购新鲜豆浆以节约实验时间。 鉴定。加样液约2ml于试管中,加入 ,摇匀;再加入 3~4滴,摇匀,溶液变紫色。 A液和B液也要分开配制,储存。鉴定时先加 液后加 液。 CuSO4溶液不能多加。 先加NaOH溶液,为Cu2+与蛋白质反应提供一个碱性的环境。A、B液混装或同时加入,会导致Cu2+变成Cu(OH)2沉淀,而失效。 否则CuSO4的蓝色会遮盖反应的真实颜色。 可用蛋清代替豆浆。 蛋清要先 。 如果稀释不够,在实验中蛋清粘在试管壁,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后会粘固在试管内壁上,使反应不容易彻底,并且试管也不易洗干净。 附:淀粉的检测和观察 用试管取2ml待测组织样液,向试管内滴加2滴碘液,观察颜色变化。 碘液不要滴太多 以免影响颜色观察 考点二 模拟尿糖的检测 二、实验原理 方法一、斐林试剂1)取样:正常人的尿液和糖尿病患者的尿液 2)检测方法:试剂(水浴加热)或尿糖试纸 3)结果:(用斐林试剂检测)试管内发生出现砖红色沉淀的是的尿液,未出现砖红色沉淀的是正常人的尿液。 4)分析:因为糖尿病患者的尿液中含有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发生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而正常人尿液中无还原糖,所以没有发生反应。C.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作用产生紫色反应 D.显微镜下观察根尖的有丝分裂,在细胞呈正方形的区域易找到分裂期的细胞 4.(多选)表中实验正确的是( ) 实验 鉴定物质 试剂 颜色 A 葡萄糖 斐林 橘黄色 B 脂肪 苏丹Ⅲ 砖红色 C 蛋白质 双缩脲 紫色 D DNA 二苯胺 蓝色 5.(多选)久置的纯蔗糖溶液,加入斐林试剂后,经加热后会出现砖红色沉淀。下列对此问题的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 A.蔗糖溶液暴露在外,会被氧气氧化而具备还原性 B.蔗糖溶液中的微生物将蔗糖水解后,有还原糖产生 C.蔗糖是一种还原糖 D.蔗糖与空气中CO2生成了还原糖 二、非选择题: 1.根据以下实验内容回答问题: (1)在上述实验过程中,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完成的是 (序号),实验中需要水浴加热的有 (序号)。 (2)在上述实验中,常用到酒精的实验有②④⑤,其中酒精所起的作用分 别是 、 、 。 (3)由于实验材料用品或试剂所限,有时候需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