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四章 第二节 富集在海水中地元素氯.ppt

发布:2018-07-08约7.39千字共6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3)设计实验并验证:丙同学为验证乙同学的观点,选用下列某些试剂设计出两种方案进行实验,并通过观察实验现象,证明了乙同学的观点确实是正确的. 供选用的试剂: a.酚酞试液        b.四氯化碳 c.无水酒精 d.硫氰化钾溶液 请你在下列表格中写出丙同学选用的试剂及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试剂填序号) 选用试剂 实验现象 方案1 方案2 (4)应用与拓展: ①在足量的稀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1~2滴溴水,溶液呈黄色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100 mL FeBr2溶液中通入2.24 L Cl2(标准状况),溶液中有1/3的Br-被氧化成单质Br2,则原FeBr2溶液中FeBr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2)①如氧化性Fe3+>Br2,则Br2不能氧化Fe2+,故溶液呈黄色是加入Br2的颜色.②如氧化性Br2>Fe3+,则Br2能将Fe2+氧化成Fe3+,故溶液呈黄色是生成的Fe3+的显黄色. (4)②氧化性Br2>Fe3+,Cl2通入FeBr2溶液中先与Fe2+反应,若Cl2还有剩余再与Br-发生反应.现有1/3的Br-被氧化成单质Br2,故Fe2+全部被氧化成Fe3+. n(Cl2)=0.10 mol,得电子0.20 mol, [答案] (2)①Br2 ②Fe3+ (3)b CCl4层呈无色 d 溶液呈红色 (4)①2Fe2++Br2 === 2Fe3++2Br- ②1.2 mol/L 点击下图进入“针对训练 测与评” 注意区分液氯、新制氯水和久置氯水的区别,液氯为液态的单质氯,为纯净物,新制氯水为Cl2的水溶液,成分复杂,性质多样,久置氯水为稀盐酸,无漂白性和氧化性.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向久置的氯水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将先变红 后褪色 B.欲除去氯气中少量的氯化氢气体,可将此混合气体 通过盛饱和食盐水的洗气瓶 C.向滴有酚酞试液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氯气,溶液 红色褪去是由于氯气与NaOH反应导致溶液碱性减弱所致 D.将氯水滴入碳酸钠溶液中,无明显现象出现 解析: A中,久置氯水为稀盐酸,有酸性而无漂白性,因此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只变红而不褪色.C中,溶液红色褪去是由于氯水中的次氯酸漂白酚酞而不是氯气消耗氢氧化钠所致.D中,因氯水中存在H+,滴入碳酸钠溶液中,H+会与碳酸根离子反应得到二氧化碳气体. 答案:B 2.在氯水中存在多种分子和离子,它们在不同的反应中表 现各自的性质.下列实验现象和结论一致且正确的是 (  ) A.向氯水中加入有色布条,一会儿有色布条褪色,说 明溶液中有Cl2存在 B.溶液呈黄绿色,且有刺激性气味,说明有Cl2分子存 在 C.先加入盐酸酸化,再加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说明溶液中有Cl-存在 D.加入NaOH溶液,氯水黄绿色消失,说明有HClO分 子存在 解析:氯水中使有色布条褪色的是HClO分子;呈现黄绿色的是Cl2分子;与AgNO3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的是Cl-,但前提是不能加入盐酸酸化(引入了Cl-);加入NaOH溶液,中和HCl和HClO,使氯气与水的反应平衡Cl2+H2O H++Cl-+HClO正向移动,黄绿色消失. 答案:B 3.收集方法 向上排空气法或排饱和食盐水法. 4.净化方法 用饱和食盐水除去HCl,再用浓H2SO4除去水蒸气. 5.尾气吸收 用强碱溶液(如NaOH溶液)吸收. 6.验满方法 (1)将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靠近盛Cl2的瓶口,观察到试纸 立即变蓝,则证明已集满. (2)将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靠近盛Cl2的瓶口,观察到试纸立 即发生先变红后褪色的变化,则证明已集满. (3)实验室制取Cl2时,常常根据氯气的颜色判断是否收集满. 7.注意事项 (1)为了减少制得的Cl2中HCl的含量,所以加热温度不宜过 高,以减少HCl的挥发. (2)必须用浓盐酸,稀盐酸不反应. (3)实验结束后,先使反应停止并排出残留的Cl2,再拆卸装 置,避免污染空气. (4)尾气吸收时,不能用澄清石灰水吸收Cl2,因为溶液中含 Ca(OH)2量少,吸收不完全. [例2] 在实验室中用MnO2和浓盐酸反应制取纯净干燥的氯气时,用浓硫酸干燥氯气,用饱和食盐水吸收Cl2中的氯化氢气体.Cl2在饱和食盐水中的溶解度很小.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多余的Cl2,以防止污染空气.下图是某学生设计的实验装置图: 上述装置中有哪些错误?请分别指出(有几处填几处).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