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现代生物科技专题四生态工程.ppt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1页/共65页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现代生物科技专题四生态工程第2页/共65页[考纲要求]1.简述生态工程的原理(Ⅱ)。2.生态工程的实例(Ⅰ)。第3页/共65页考点突破·核心探究考点1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1.生态工程建设的目的:遵循自然界___________的规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_________,达到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同步发展。2.特点:______、多效益、_______的工程体系。3.基本原理(1)物质_______________原理:物质在生态系统中____________、分层分级利用。物质循环环境污染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可持续少消耗循环再生循环往复第4页/共65页多样性(2)物种____________原理:物种繁多而复杂的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________________。(3)协调与平衡原理:处理好生物与环境的协调与平衡,需要考虑_______________。(4)整体性原理:进行生态工程建设时,不但要考虑到________________的规律,更重要的是,还要考虑到_________________等系统的影响力。(5) 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原理:包括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原理和系统整体性原理。抵抗力稳定性环境承载力自然生态系统经济和社会系统学工程学第5页/共65页正误判断(1)“无废弃物农业”遵循的是物种多样性原理( )(2)在建设高新农业时,沼气池的建立是遵循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3)根据协调与平衡原理,一个生态系统中种群的数量不应超过环境容纳量( )(4)“总体功能大于各部分之和的效果”是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 )(5)在建设生态工程时,既要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规律,还要考虑到经济和社会等系统的影响力( )×√√×√第6页/共65页1.用流程图形式展示生态经济的生产方式。提示 原料→产品→原料→产品的生产体系。2.探究下面生态工程原理的不同点项目理论基础意义实例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质_____可避免环境_____及其对系统稳定和发展的影响“无废弃物农业”污染循环第7页/共65页物种多样性原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物多样性程度高,可提高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提高系统的生产力“三北防护林”建设中的单纯林问题,珊瑚礁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问题协调与平衡原理生物与环境的协调与平衡生物的数量不超过环境承载力,可避免系统的失衡和破坏太湖富营养化问题、过度放牧等整体性原理社会、经济、自然构成复合系统统一协调各种关系,保障系统的平衡和稳定林业建设中自然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的关系问题第8页/共65页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原理:分布式优于集中式和环式改变和优化系统的结构以改善功能桑基鱼塘系统整体性原理: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保持系统很高的生产力珊瑚礁、藻类和珊瑚虫的关系第9页/共65页3.几种典型生态工程原理归纳(1)单一人工林比天然混交林稳定性低,易爆发虫害——______________原理。(2)草原确定合理载畜量,不能过度放牧——____________原理。(3)引种考虑适应环境——协调与平衡原理。(4)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既考虑种树又考虑生活问题——___________原理。物种多样性协调与平衡整体性第10页/共65页1.现有一生活污水净化处理系统,处理流程为“厌氧沉淀池→曝气池→兼氧池→植物池”,其中植物池中生活着水生植物、昆虫、鱼类、蛙类等生物。污水经净化处理后,可用于浇灌绿地。回答问题:(1)污水流经厌氧沉淀池、曝气池和兼氧池后得到初步净化。在这个过程中,微生物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呼吸将有机物分解。第11页/共65页(2)植物池中,水生植物、昆虫、鱼类、蛙类和底泥中的微生物共同组成了________________(填“生态系统的群落”或“种群”)。在植物池的食物网中,植物位于第________________营养级。植物池中所有蛙类获得的能量最终来源于________________所固定的________________能。(3)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有整体性、协调与平衡、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等原理。第12页/共65页(4)一般来说,生态工程的主要任务是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修复,对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生产方式进行改善,并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解析 (1)污水流经厌氧沉淀池、曝气池和兼氧池的过程中,厌氧沉淀池中厌氧微生物通过无氧呼吸将有机物分解,曝气池中需氧型微生物通过有氧呼吸将有机物分解,兼氧池中微生物则通过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将有机物分解。 第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