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九年级毕业生第三次模拟考试模理综技术总结.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5年九年级第三次模拟检测
理科综合试卷 2015.6
本试卷分卷I和卷II两部分;卷I为选择题,卷II为非选择题。
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卷I(选择题,共47分)
注意事项:1.答卷I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科目填涂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答在试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2个小题,共47分。其中1~19题为单选题,每题2分;20~22小题为多选题,每题3分。对于多选题,漏选得2分,错选、多选得0分。)
1.如图1所示,维生素是人体重要的营养素之一,可起到调节新陈代谢、预防疾病和维持身体健康的作用。下列食物中富含维生素的是
图1
A.草莓 B.鱼 C.米饭和馒头 D.大豆油
2.水是地球上最普通、最常见的物质之一,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水是所有溶液中的溶剂
B.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可再分
C.水的蒸发和水的电解都生成气体,它们都是化学变化
D.标签中钙离子、钾离子等矿物离子含量都是0,它是一种矿泉水
3.过氧化苯甲酰是面粉增白剂,能破坏面粉中叶酸等微量营养素,增加人的肝脏负担,过氧化苯甲酰的化学式为C14H10O4。下列关于过氧化苯甲酰的说法错误的是
A.过氧化苯甲酰中含有14个碳原子、10个氢原子和4个氧原子
B.过氧化苯甲酰属于有机物
C.过氧化苯甲酰由三种元素组成
D.过氧化苯甲酰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9.4%
4.今年5月,同学们参加了实验技能考查。下列实验操作符合规范的是
A.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时,将燃着的木条放到集气瓶口验满
B.将蒸发皿中的食盐水完全蒸干,获得干燥的食盐固体
C.为了节约药品,将实验剩余的药品放回原瓶
D.将碳酸钠溶液滴到湿润的pH试纸上,测定其pH
甲
乙
饱和澄清
石灰水
5.如图2,小试管中盛放着固体乙(足量),滴管中有液体甲,广口瓶中有少量饱和的澄清石灰水(试管底部浸没在澄清石灰水中)。当把甲溶液滴加到乙中,过一会儿可看到石灰水变浑浊了,U形管中的a液面降低、b液面升高了。请你根据以上现象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可能分别是稀硫酸和石灰石
B.甲、乙有可能分别是水和硝酸铵
图2
C.甲、乙可能分别是氧化钙和水
D.石灰水变浑浊,不可能是发生了物理变化
6.类比归纳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对如下类比的说法正确的是
A.过滤时使用玻璃棒起到引流作用;结晶时使用玻璃棒也起到引流作用
B.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一氧化碳也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C.铝制品表面形成的氧化铝薄膜耐腐蚀;铁制品表面形成的铁锈也耐腐蚀
D.稀盐酸中能解离出氢离子;硫酸溶液中也能解离出氢离子
a
b
c
d
e
7
pH
加入碳酸钠溶液的质量/g
7.向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剩余的废液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该实验中溶液pH变化曲线如图3所示(提示:氯化钙溶液呈中性)。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a点看废液中含有氯化钙
B.b点对应的溶液中的溶质是HCl和NaCl两种
C.c→d发生反应:CaCl2+ Na2CO3=CaCO3↓+ 2NaCl
图3
D.e点对应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大于d点
8.下列过程是通过化学变化实现的是
A.水力发电 B.自然界氧、碳循环 C.地热发电 D.铁抽成细丝
甲 乙 丙 丁
9.如图4所示,下列实验现象中,能说明分子间有引力的是
图4
A.甲中,两表面光滑的铅块紧压后能粘在一起
B.乙中,两塑料吸盘间空气被挤掉后能吊起重物
C.丙中,A中的酚酞溶液变红
D.丁中,打开浓盐酸瓶盖能嗅到刺激性气昧
10.能源、环境问题成为十八大代表们关注的焦点之一。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指标包括二氧化硫、二氧化碳、PM2.5微颗粒物等
B.禁止私家车出行,改乘公交车或骑自行车等
C.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尽可能多地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等
D.小钢厂、小水泥厂夜间生产,以防止空气污染
11.下列现象及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
A.电动自行车主要是利用电动机工作——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B.托里拆利实验中,玻璃管倾斜,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不变——外界大气压没变
C.芬达饮料中加入活性炭,振荡,上层清液变无色——与活性炭发生化学反应
D.加油站附近严禁烟火——加油站空气里含较多可燃性气体,遇明火易引起爆炸
12.关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