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林业大学力学竞赛模拟试题及答案2.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电影中,常见到这样的街头表演:一人躺在地上,身上压着一块石板,另一人挥铁锤猛击石板,石板破了而其底下的人却安然无恙。
请你分析一下:
(1)本问题与力学中什么内容有关?
(2)要使下面的人安然无恙,对石头有什么要求?
解答:
(1)本问题与力学中平均压力和碰撞的能量损失有关。
(2)要使下面的人安然无恙,对石头的要求有:石板与身体要有尽可能大的接触面积;
在身体承受范围内,石板越重越好,在这种条件下,由于石板的作用,铁锤的动能传给身体时已经损失过半;同时,身体有大的面积来吸收传过来的能量,身体的变形将会大大减小,因此,表面上看起来令人难以承受的表演,实际上可能还是很轻松的。分析如下:
①平均压力:根据 其中:p—平均压力;s—接触面积
可知:F一定时,当锤直接接触人,接触面积s很小,p就很大,引起的局部变形就很大。当锤直接接触石板,力通过石板传递到人,石板与人的接触面积s较大,p就要减小很多。由于石板也有自重,又增加了人的承受的平均压力。因此从平均压力的角度看对石板的要求:石板与身体有尽可能大的接触面积,另外石板自重要偏小。
②碰撞的能量损失
如果没有石板,铁锤的动能绝大部分(视身体与铁锤的恢复系数而定)被身体的变形能。添加石板后,若把铁锤和石板简化为质点、,设两者间的恢复系数为k,铁锤碰到石板前的动能为。根据碰撞理论,铁锤打击石板后,系统动能损失为:。由于、、可以视为常数,所以石板越大,系统(铁锤和石板)的动能损失就越大。这些损失的动能转化为热能、声能,以及本铁锤的变形及石板的破裂所吸收,剩下的能量被表演者吸收转变为身体的变形能。因此,表演者当然希望石板大一些,大一些好。
2、两辆汽车匀速前进如图1所示,A车沿直线行驶,,B车沿圆周行驶,,圆周半径为R。可以发现,A车上的乘客看到B车的运动与B车上乘客看A车的运动是不同的。请分析一下:
(1)本问题与力学中什么内容有关?
(2)利用力学知识分析A车上的乘客看到B车的相对运动和B车上乘客看A车的相对运动。
(3)我们知道,为什么A车上的乘客看到B车的运动与B车上乘客看A车的运动不同呢?
答:(1)本问题与力学中点的运动分析内容有关。
(2)a) 建立动坐标系与A车固结。如图1所示,根据向径的关系,有,其中就是A车上的乘客所看到的B车的向径,把向动坐标系投影有
利用计算机作图,若设R=1000m,可得到方程(1)的轨迹如图2所示。其中的小圆圈表示初始时的相对位置。建立动坐标系与B车固结(图3),根据向径的关系,有
其中就是B车上的乘客所看到的A车的向径,把向动坐标系投影有:
b) 在前面所给的参数下,可得方程(2)的轨迹为图4。
(3)我们知道,但为什么双方所看到的相对轨迹不同?这与矢量在不同坐标系的分解有关。
3、杂技演员使圆盘高速转动,并在地面上向前抛出不久圆盘可自动返回到演员跟前。请分析一下:
(1)本问题与力学中什么内容有关?
(2)利用力学知识分析一下圆盘的运动
答:
(1) 本问题与力学中质心运动定理和 动量矩定理内容有关。
(2)利用力学知识分析一下圆盘的运动。
设圆盘在开始时盘心速度大小为,角速度大小为,以后为和,方向如图6.22a所示。圆盘半径为R,质量为M,它与地面的摩擦系数为μ。于是圆盘上与地面接触点的速度大小是。
第一阶段,。圆盘相对地面有向前(x的正方向)的滑动则摩擦力,指向负x方向,式中N=Mg。由质心运动定理;解得;时,盘心速度,以后圆盘将继续向前无滑动地滚动下去。显然的情况对应于圆盘可以自己滚回来的条件,由于导出必有;在这种情况下(图(b)),在时刻,等于零,圆盘开始往回滚。因此它所走的最远距离是。在时间间隔内,它连滚带滑地往回滚,以后就是无滑动地往回滚。(如果初条件给得很特殊,即,则将出现怎样的运动情况?)
由对质心的动量矩定理:;解得
这说明由于摩擦力的作用,圆盘的质心速度的大小*越来越小,转动角速度也越来越小。
第二阶段,从条件被满足的那个时刻开始,从此以后圆盘相对地面没有滑动,所以不再有摩擦力,又因为圆盘在水平方向没有其他外力作用,所以圆盘将以等角速度无滑动地滚动下去。 将曲线和曲线同画在一张图上(它们的正方向一正一反),是两条斜直线(图6.23)。两斜直线的竖直距离等于,既。两斜线在C点相交的时刻就是刚开始被满足的瞬时。由,解得;此时质心的速度大小为。可能有两种情况:(图6.23(a))或(图6.23(b))。 当并且时,圆盘与地面间有相对滑动,直到时,盘心速度,以后圆盘将继续向前无滑动地滚动下去。显然的情况对应于圆盘可以自己滚回来的条件,由此导出必有:,在(图6.23(b))情况下,在时刻,等于零,圆盘开始往回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