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提升都市农业整体水平.doc

发布:2016-04-02约1.15万字共2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提升都市农业整体水平 武汉市农业局 付明星 (2010年7月9日) 摘要:经过近10年的探索实践,武汉都市农业已经进入快速发展期。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对于提升武汉都市农业整体水平,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武汉农产品加工业这些年来虽然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仍然存在着加工龙头实力不强、品牌创建落后、精深加工不够、产业外向度不高等薄弱环节。对此,必须在产业布局、科技创新、政策扶持、完善机制等方面下大功夫,把农产品深加工业发展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关键词:武汉 都市农业 农产品加工业 对策建议 自本世纪初起,武汉开始进行建设都市农业的探索和实践。2006年10月,《武汉都市农业发展规划(2006年—2020年)》正式出台,标志着武汉都市农业建设步入快车道。本文试图阐述武汉都市农业建设中重视和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必要性,并通过分析武汉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特点、存在的问题和有利条件,提出下一步加快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业的对策建议。 1 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是提升武汉都市农业整体发展水平的必然选择 1.1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是构建都市农业产业体系的需要 建设都市农业,必须推进农业产业升级,实现从农业与二三产业相互分离的传统生产性农业向农业与二三产业相互渗透、融合的产加销一体化经营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转变。在这个转变过程中,农产品加工业处于承上启下的枢纽作用。通过农产品加工业的带动,把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各个环节相互连接在一起,提升农业产业层次,延长农业产业链条,丰富农业产业的内涵和外延,形成较高程度的产业纵向一体化,促进农业的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和市场化,进而打通一二三产业之间的区隔,诱发和整合仓储、运输、保鲜、包装、营销等相关产业,构建完善的现代都市农业产业体系,向农业的广度和深度进军,促进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1.2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是培育现代新型农民的需要。农民是都市农业建设的主体,提高农民素质,培养现代新型农民,是都市农业建设的根本。龙头企业通过“龙头企业+基地+农户”、“ 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等方式,将原料基地的农户纳入企业的产业体系。由于当前农产品市场对农产品品质和质量安全的较高要求,企业为了树立产品的品牌形象,就会利用自身的技术、管理、信息等优势,按照现代农业的要求,通过专题讲座、现场指导、发送科普读物等形式培训农民,组织农民进行标准化生产,进而以企业的先进经营理念影响农民、以企业的现代管理方式引导农民、以企业的诚信经营实绩引领农民,逐步转变农民的种养观念和生产经营理念,培养和造就适应现代工业化社会需要的现代新型农民。 1.3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是拓展农产品市场空间的需要。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农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和国外农产品大量进入中国市场,我国大多数初级农产品的供给逐步都从短缺走向了过剩,农产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因此,如何进一步拓展农产品市场空间已成为我国农业农村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另一方面,近些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人们的可支配收入不断增长,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根据国际经验和规律,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之后,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开始由直接消费初级产品为主向间接消费加工食品转变。目前我国人均GDP已经接近4000美元,正处在消费结构快速升级的阶段,一般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已从“温饱型”阶段开始向“享乐型”阶段转变,饮食需求呈现出多样化、方便化、营养化、安全化、个性化的新特点,市场上出现的从吃水果向喝水果、从喝牛奶向吃牛奶等方面的转变,就是这种发展趋势的有力注脚。当前农产品消费市场上的新变化,要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水平与之相适应,而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必然会给农产品拓展新的市场空间。 1.4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是发挥武汉都市农业辐射示范功能的需要 2007年12月,武汉城市圈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主要内容是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总体目标,以武汉市为主体,发挥武汉在城市圈中的龙头和辐射作用,同时增强武汉城市圈内“1+8”城市在产业、金融、交通等方面的关联度,通过改革缩小城乡差别。这就要求武汉都市农业不仅要发展自己,还要以辐射示范、引领区域农业发展为己任。 近年来,武汉充分发挥区位、交通、资源、科技、人才优势,强力推进农业科技与管理创新,积极推进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工程技术等高新技术在农业上的推广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